【大慈的故事】20大慈義工 陳福生永遠不老

李如定 |2011.03.16
1582觀看次
字級



二十一年次的陳福生(見圖/大慈育幼院提供),三歲時隨父親由台北蘆洲遷居到高雄,成年後,拜師學藝當木工。因為「做事有始有終、誠信」的家訓,加上自身強烈的責任感,讓他的事業逐漸有成,家庭生活美滿,六個子女都各有所長。

賢淑的太太在接觸佛光山後開始學佛,遇到大型活動時便主動參與廚房的工作;後因二個女兒出家(永訓、永勳法師),也開啟了他學佛的因緣,大家改稱他為「訓爸爸」。

有一年,訓爸爸參與了水陸法會壇場的布置工作,從設計、施工,到完成,內心湧上從未有過的歡喜。從此,他步上了義工的行列,只要山上有需要,一定配合到底。

大慈育幼院裡裡外外,需要用到木工的部分,像是佛堂、圖書館、視聽教室、韻律教室等處的維修,全由訓爸爸一手包辦。新春義賣會場的鐵皮屋需要裝飾,也是一通電話立即就來,還回老家砍了竹子,用他的野狼機車載來,不消一兩天工夫,整個鐵皮屋便一改風貌,成了精品店。每年的花車遊行,他更是不能或缺的靈魂人物,時間一到就自動報到,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所有大型花車的結構體。

訓爸爸不但技術精良,更擅長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創意,完成令人驚艷的作品。大慈育幼院陳錫權老師分享說:「訓爸爸木工的技術很好,對事要求完美,先前我們和室的木板因日曬,而造成木板翹起,經過他的巧手替換後,整體木板顏色如一,訓爸爸精緻的手工真是令人讚賞。」訓爸爸則自豪的說「要做,就要把它做好,不然就不要做。」因為這份對工作品質的堅持和發心,讓他成為最「夯」的義工,哪裡有需要,就走向哪裡。

年近八十的訓爸爸,除了飛往世界各國協助常住外,平常在國內,他仍不時騎著他的野狼,穿梭在南區各分別院發揮專長,敏捷矯健的身手常令年輕人慚愧。

「當年布施了兩個女兒給大眾,如今換回許許多多的法親兒女」是他此生最引以為樂的事;在佛光山當義工,讓他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義和價值,難怪他的心可以永遠不老,八十猶如少年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