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說和戲曲裡常會冒出「一字並肩王」這個語彙來。《說唐》裡王世充封羅成就是這名號,京劇《二進宮》中李豔妃對徐延昭唱到:「徐皇兄保太子登龍位上,封你一字並肩王。」那麼歷史上究竟有沒有這個爵位呢?
答案是「沒有」。正史中並無此類王爵的稱呼,應屬於野史或是說書者編纂的。中國古代極為重視皇權,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要是真有這麼一個爵位,哪個皇帝都會睡不安穩了。
我們可以把這個語彙切為「一字王」和「並肩王」兩段。
一字王就是封號是一個字的王,同兩字王相對。早期這兩種王差不多,並無尊卑之別。到了明清時期,一字王地位比兩字王尊崇了許多。一字王在爵位體制中僅次於皇帝,皇帝的嫡子才可封一字王。像明成祖當年是「燕王」,雍正是「雍親王」。兩字王地位較低,其血緣關係也跟皇帝較為疏遠,像明太祖侄孫朱守謙,被封在桂林做「靖江王」。
古代禮制非常詳細,皇帝行走時任何官員不能與其「並肩而行」,並肩而稱王,皇帝還沒大度到如此吧。
歷史上勉強能算並肩王的,漢初韓信被封「齊王」,其名望與實力堪與漢高祖比肩。太平天國的「東王」楊秀清借「天父代言人」身分,淩駕於「天王」洪秀全之上。
外國倒是有並肩王,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與弟弟兼丈夫托勒密十三世共同管理埃及;彼得大帝早年是俄羅斯的第二沙皇,第一沙皇是他的哥哥伊凡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