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說台大要漲學費了,這次可能一口氣漲百分之五到十,預料將掀起一波追漲潮,各大學學費將再漲。
每隔幾年,大專院校總是要調漲學費,說法口徑一致,不外乎物價上漲,政府補助款減少等。
我並非反對高學費,高學費也有好處,更何況大學並非義務教育,不過,高學費就應有高教育品質,而台灣的高學費有些只是落入學校口袋,並沒有真的花在學生身上。
台灣的高教系統學費之所以不斷上漲,其實和教育部不斷限縮高教補助經費,及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有關。
一開始,高教是為了彌補教育部的限縮補助而增加學生人數,後來政府開始廣開高教大門,在職班、EMBA、輔系、師資班、雙修、碩博士班等,學生愈來愈多,以台大為例,過去全部才兩萬名學生,如今一屆就有這麼多學生。
然而,當學生快速膨脹,原本已逐年減少的政府補助款變得更薄(五年五百億的卓越計畫,嚴格說來也是政府避免全面補貼高教經費的方式),政府不可能也沒有能力跟著增加補貼,不足的部分只好轉嫁給學生。
結果,高等教育之門愈是大開,高等教育反而因為補助不足而需要更多錢,於是只好想方設法招募更多學生(如讓年滿二十二歲、四年以上工作經驗者申請入學等),或拉高學費。
大家明知道高教學歷已因過分放寬大門而貶值,卻還是人人搶著進去,市場有需求,高教才敢無止境的供給,不斷放寬門檻,導致形成這個惡性循環而無法喊停。
只要政府不放棄擴大高教體系,高等教育的學費就不可能停止漲,除非大家停止迷信大學學歷,讓高教停止擴編。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