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台灣媒體長篇累牘報導,其中引人注目的「小新聞」是,日本人的冷靜自制,及媒體報導災情的平實沉穩。
日本災後井然有序,未有混亂脫序,除了日本從小灌輸防災、應變教育及演練外,論者與網友也歸功日本公共媒體NHK,沒有激情的言語、沒有災民呼天喊地的畫面,冷靜報導災情,提供災後應變消息,專業表現適時安定民心。
當然,台灣媒體並不過於遜色,報導九二一地震、小林村被埋、蘇花公路坍方,也都能及時提供消息,但做不到不煽情的報導,甚至連選舉票數都會「灌票」,影片、照片還會剪接、造假。
日本媒體絕不會拍攝遺體,反觀台灣,不顧往生者尊嚴及家屬、讀者感受;日本震災新聞,客觀呈現災區畫面。
而且台灣報導內容盡是激情言語、問災民「你的想法是什麼」的畫面,搭配恐怖驚悚的配樂,主播們更是有誇張的表情、手勢,甚至前天一個電視台節目,知名主持人「隔岸觀火」,甚至「談笑風生」,反映缺乏同理心與專業能力。
台灣記者還喜歡標榜「第一個到達現場」、「獨家報導」,強調深入「人間煉獄」,還高亢的報導,並說自己正「穿著高跟鞋在現場」。
甚至有記者報導中央氣象局發布海嘯警報,竟興奮的喊「這是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發布海嘯警報」,好像是喜事。
台灣媒體充斥危言聳聽、煽情、事不關己的言詞與內容,把災難當有趣,荒謬至極,該多深思、學習日本媒體。
陳天祥(新北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