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是殺父兇手?津島佑子 打破家國野蠻禁忌

蕭涵友整理報導 |2011.03.12
1245觀看次
字級

「我這樣一個日本人來寫台灣的殖民歷史,會不會太過野蠻了?」小說家津島佑子選擇以日本與台灣的殖民關係為題材,完成小說《太過野蠻的》。小說中的日本女性莉莉,透過七十多年前的書信,與一九三○年代旅居台北的阿姨產生連結;以書信為引子的寫作手法,也巧妙呼應《海角七號》。

津島佑子上月在台北國際書展發表小說《太過野蠻的》,故事以日治時代的台灣為背景。曾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江健三郎日前訪台,被問及是否會以台灣為題材寫作時,便推薦了津島的這本小說。

津島佑子生於一九四七年,本名津島里子,她還有另一個身分││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女兒。津島一歲時,太宰治便自殺身亡,而父親的死因成為家中的禁忌,直到津島小學五年級時,在作家辭典上發現父親的名字,始知父親的死因。

津島認為自己是「被遺棄的孩子」,母親更視文學為害死太宰治的兇手,堅決反對津島步上寫作之路,導致津島從小以為當作家「是件很壞的事」。

即便在視文學為禁忌的家庭中長大,也阻擋不了津島對文學的熱愛;大學時她決心寫作,還瞞著母親用筆名祕密投稿,甚至因此搬離家裡。「有一天我得了獎,頒獎人剛好是媽媽喜歡的詩人,我把獎牌拿回家獻給媽媽,心結才漸漸解開。」

初登文壇時,文豪父親的名聲並未對她有實質的幫助,反而造成世人對她有過多的美化和期望,成為她作家生涯前半必須面對的壓力。但津島也走出自我,作品風格和父親截然不同,有著反抗父權與依戀母系社會的特色。

《太過野蠻的》描述一位日本女性莉莉,二○○八年到台灣旅行,並透過七十多年前的書信和日記,與一九三○年代旅居台北的阿姨美霞產生連結;當年美霞跟著丈夫來到台灣,卻因婚姻生活的封閉與孤立,最後精神崩潰被送回日本。

「一個日本女性在當時的台灣生活,所受的痛苦未必少於殖民地的人。」津島說,她翻閱大量書籍,知道當時日本女性在家庭中受壓迫的經驗;這些女性如果在日本生活,還有娘家可伸出援手,但在殖民地卻是孤立無援。「如果不知道她們是如何以支配者的身分,生活在當時的殖民地,身在戰後的我們也無法理解這是什麼樣的悲劇。」津島藉由男人對女人的壓迫,隱喻殖民者對殖民地太過野蠻的關係。

書中也描繪日本血洗原住民部落的「霧社事件」,書中人物美霞在報紙上看到莫那魯道為保護家族而死,為之震撼與欽佩。政大台文所所長陳芳明指出,他第一次看到有日本人願意站在原住民的角度來寫霧社事件。

在津島眼中,日本的「現代化」也是「太過野蠻的」。她指出,日本的現代化是列強競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野蠻行為。

津島為了這本小說,多次來台考察,除了學習台語、原住民語,也研究原住民的傳說。她在台灣印象最深的是曾在一間老人院,聽一個老太太沉醉地講述年輕時與日本軍人談戀愛的故事。「希望之後能有機會深入寫作台灣題材,刻畫更多台灣人角色。」

津島甚至也關心台灣的動、植物,她表示,台灣為開發建設,失去了台灣雲豹等珍貴動物,相當可惜。台灣現代化的過程,是否也「太過野蠻」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