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嚮往一處梁山泊。但凡有那:犯了天條無所逃遁,曠世冤屈覆盆難窺天,懷才不遇有志難伸,今昔仇敵狹路相逢,殺人的、逃獄的、傷心的、失意的、憤慨的、無奈的、孤獨的,或有意或無心就這麼誤打誤撞、半推半就的上了梁山來了。
話說這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各有各的路數,人人有本自己的「經」,難怪看倌讀來卻有幾分眼熱,莫非這世上真有此等洞天福地好叫人逃往了將去?也省得人間塵世裡糾糾纏纏好不惱人!
成書時間,未有確定,作者從來諸多揣想,背景情節牽涉太廣。讀的人索性不去理會這些,只管沉溺在跌宕起伏的糾葛裡。「清平世界,蕩蕩乾坤」怎生得這四方豪傑恁天地無一日晴,身心無一日安寧?怪只怪貪官汙吏充斥廟堂,世態炎涼更不消說那些個悖逆倫常,叫人氣不打一處來有冤無處訴,只得倉倉皇皇投梁山,與一幫好漢齊聚忠義堂,且將這鄉作故鄉,也好替天行道除暴得安良!
想當年讀《水滸》,就像昏黑的窗牖裡乍然透進了亮晃晃的天光,一下掉入了萬花筒似的眼花撩亂,不知眼下所見與書中扉頁,哪個才是真:禁軍教頭林沖含冤刺配滄州、花和尚魯智深掄起水磨禪杖一路相護叫熱血沸騰;武松景陽崗醉打猛虎,為報武大郎之仇卻被逼連取潘金蓮、西門慶人頭是怵目驚心;人稱及時雨的宋江怒殺忘恩負義的閻婆惜那叫做憤恨;母夜叉孫二娘的人肉包子、日行千里的神行太保戴宗、浪裡白條張順、智多星吳用、九紋龍史進、托塔天王晁蓋、黑旋風李逵等,一個個跳下戲台各唱各的調。年輕的世界有水滸英雄們闖了進來,而有了足以自豪自傲的痴狂歲月。
而今生活少了懵懂卻缺了憧憬,多了清明也增添了好些世故、幾分淒涼。好不好重拾起《水滸》,再奔一趟梁山泊,去和一零八位綠林老友喝一盅老酒敘一回舊,興許啊!能洗掉這一路的塵滿面、鬢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