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1335-1393),字幼文,號北郭生,祖籍巴蜀(今四川),明初詩人、畫家,與高啟、楊基、張羽合稱「吳中四傑」,亦為十才子之一。擅山水,取徑董源、巨然,著有《北郭集》。
其人生與畫境兼具的〈寫意〉詩:「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客去客來日日,花開花落年年。」
寫意是中國畫技之一,就是「粗筆法」,以簡練筆致呈現疏縱神韻,與「細筆法」(工筆)對名;清惲格(壽平)《南田畫跋》:「宋人謂能到古人不用心處,又曰寫意畫。兩語最微,而又最能誤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處;不知如何用意,乃為寫意。」意其純出天然,不尚雕飾之意,用心於不著痕跡,無意造境而自神。宋韓拙《山水純全集》:「用筆有簡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細者。」前者即是指寫意,筆約意繁,純乎天機,肌理自全,蘊藉自開。
寫意是繪畫境界,也是作者處世哲學,猶如明末清初李密奄〈半半歌〉:「半中歲月儘幽閒,半裡乾坤寬展」、「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的自適適他情懷,隨遇化境。
本詩首言在獨坐中,感受天地化育,看山看水,參盡萬物流轉,如宋辛棄疾〈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情與物通;於高眠之際,仍能聽風聽雨,體悟生命不只是眼前即景。此處拈點瀟灑出塵人生,在「看」與「聽」的感官磨難與用心,大千山水,任性起合,風雨獨攬,此心妙義。
續寫日日送迎客去客來,年年但見花開花落。雖是寫意生活,卻也道出人世氤氳,世積亂離,與初唐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另作〈白頭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隔代呼應。
以此品鑑其〈晚歸〉詩:「樵風度溪波蕩影,水葉圓圓綠浮荇,白沙路遠雲花靜。小艇爭先野鶴歸,竹外依微眾山暝。」此頗有寫意風情。山風拂蕩波心,圓葉輕逸,荇藻冒浮,白沙遠路,雲朵棧駐。樵風即是山風,樵,柴薪,樸野村俗代表,有粗筆之意。後寫小艇競航,野鶴晚歸,眾山幽眠。此詩頗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超脫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