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 (下)

文/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副教授 廖偉民圖/2010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執行小組 |2011.02.27
1350觀看次
字級

繼上周介紹教育部所舉辦「2010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的「產品設計」得獎作品後,本周將針對「數位動畫」、「視覺設計」兩類獲獎作品作介紹。

數位動畫

金獎 RenewThe Future Not Future


設計:張徐展、陳彥瑋、羅時豪(致理技術學院)

影片中揭示我們的未來在何處?未來需要的是什麼?「都噬更新」(Renew)是在建構美好的未來,還是人類自我吞噬的文化貪婪?

故事中的黑色液態顏料是我們想像的未來生態,「拒絕呼吸的樹」循環落下細胞生態含高酸侵蝕所有生物,生態不斷循環……人類天性依舊不變,試圖掌握無法改變的事實;整個世界就是個大型建築物,現在我們看到的廟宇謂之為古蹟,在生態的惡化下,我們站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它,將是古蹟。人類以為正在創造美好的未來,但諷刺的是,我們在建構的卻是個「沒有未來的未來」!

銀獎 Rest

設計:何橋(中國)

建築,在人類歷史上不僅承載著居住的功能,還做為一門獨特的藝術語言,反映出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審美追求。

建築因具有四維空間和時代的流動性。講究空間組合的節律感等,而被譽為「凝固的音樂」。如果說原始時代的建築是一首粗狂豪邁的原生態音樂,如果說古羅馬的建築是一首氣勢恢弘的交響樂,如果說哥德式的建築是一首神祕詭譎的迷幻樂,那麼目前高速城市化過程中,神速地屹立在城市中的建築又是一首怎樣的音樂呢?「休止符」(Rest)一首關於現代城市的幻想曲。




銅獎
Yummy

設計:鄭景豪、程怡婷、陳柏翰(輔仁大學)


其主題取自於英文「
yummy」近似音,而其意思「美味的」也暗指著主角最後會成為人類眼中的美食。

以想變美為故事出發點,轉化烤鴨製作過程為人類世界中的美容療程。

藉由擬人化鴨子的變化歷程,來闡述寓意「人人所稱羨的好事並非絕對好事」。

視覺設計

金獎 What We ThinkWe Become


設計:Ivan Orin Vrkas(克羅埃西亞)

What we thinkwe become」我們想了什麼,同時也成為了什麼。設計是一種溝通,一種將想法化為實際的形式。

Ivan Orin Vrkas
將能原始表達自我想法的溝通工具,如字母等運用於海報上。將松樹擬化為溝通的根源,而石頭則比喻為頭腦,松樹的蔓延枝幹擬化為各種想法意見的延伸;枝幹與樹葉等平常我們所看見樹的部位,不斷地與我們溝通,並定義了一棵樹的身分。

銀獎 The Origin

設計:山內丈弘Takehiro Yamauchi(日本)


作者認為若一顆樹是藉由其根吸收土地的養分而茁壯,人類同樣受到外在環境如家庭、朋友與師長的影響而成長,進而形塑了個性。

這幅海報即是以吸收養分的根,象徵個人被塑造的過程。

想想有哪些東西影響了今天的你呢?

銅獎 Judge

設計:佐竹美波Satake Minami(日本)



作者企圖表達人們「不能只仰賴事物的表面作出判斷」,因此她將此想法具體化為蘿蔔,雖然人們看到的只是外露而毫不起眼的葉片,但埋藏在地底下的根及果實才是精華。並認為事物看不見的部分,往往比看的見的部分來得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