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京劇

 |2011.02.27
437觀看次
字級



京劇又稱京戲,在台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

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徽劇和漢劇,並吸收了秦腔、崑曲、梆子、弋陽腔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而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

京劇的腔調以西皮和二黃為主,主要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

京劇的行當(角色)主要分生(男子)、旦(女子)、淨(花臉)、丑(丑角)四種,舞台上的演出動作分為念(念白)、做(身段)、唱(唱腔)、打(舞蹈化的武打動作)。

流派上則以梅派(梅蘭芳)、程派(程硯秋)、尚派(尚小雲)、荀派(荀慧生)四大派別為主。

京劇的流派主要是指演員的表演風格和藝術特點,這種表演風格透過師徒相傳,得到了傳承和發展,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代表劇目。

遼寧跟河北是中國最大的京劇人才輸出基地,活躍在當今首都京劇舞台上的大角,這兩省即占了大半。北京觀眾二十年來見證了冀遼出品紮實的藝術功力和堅韌不拔的人生信念。

不過,現今京劇與大部分地方戲劇一樣,面對流行音樂的衝擊,而逐漸衰落。

北京京劇院

北京京劇院是中國重點京劇院團,包括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等「四大名旦」及許多的京劇大師們,都曾為京劇院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該院成立以來,承載著「京劇梨園群英薈萃之地」之美譽,以傳承流派經典、培養流派傳人為宗旨,開拓創新,創造了京劇藝術的輝煌。

北京京劇院二○○七年成立青年團,是由歷屆中國戲曲學院國劇研究生與本科畢業生、北京戲曲學校高材生等,優秀青年演員組成的京劇專業劇團。演員平均年齡二十五歲,這在中國大陸絕無僅有。

這些梨園新秀在舞台實踐藝術上已逐漸趨於成熟,有的則早已馳名菊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