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慧真藥師
「發燒」是每個人都曾遇過的狀況。家中寶貝發燒時,大部分父母都會非常緊張,想盡快幫小朋友退燒。但我們一定要知道發燒的原因是什麼?退燒了是不是就沒有危險性了?
一般來說,正常體溫是←C,嬰幼兒的體溫若沒有超過←C,都不算真正發燒,當體溫持續性且超過←C時,才是較有意義的「發燒」。長久以來國人都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觀念,就是發燒是不好的,所以一發燒就必須退熱。其實發燒的最大作用是警訊功能。發燒是身體和病菌作戰,戰場加溫的現象,等戰爭束了,身體自然會退燒。
所以,輕度發燒一般不需要退燒,但如果體溫過高使病人不舒服,還是要適時給予退燒,尤其是有些小孩腦部細胞尚未發育成熟,容易因體溫上升而身體調適不良,造成眼球上吊或四肢抽搐,就是所謂的「熱性痙攣」,需特別注意。
退燒方法可利用溫水擦拭或洗溫水澡、睡冰枕、穿著透氣涼快的衣服或使用退燒藥等。不同體重的嬰幼兒對於退燒藥的劑量各有不同,家長可詢問專業醫師或藥師,以確保孩童用藥安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