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資源研究所、大自然保護協會等全球二十五家非政府組織、環保機構,昨天聯合發布報告指出,目前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珊瑚礁面臨過度捕撈、汙染、海水升溫、海洋酸化等威脅。
這份名為「珊瑚礁危險再現」的報告表示,過度捕撈、沿海開發以及農業排放等對珊瑚礁構成最直接的威脅,海水溫度升高、二氧化碳汙染所致的海洋酸化也導致珊瑚白化和死亡。如果不採取行動,到二○三○年,全球百分之九十的珊瑚礁將面臨威脅,到二○五○年,珊瑚礁可能絕跡。全球有數千萬人仰賴珊瑚礁維生。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盧布琴科指出,「陸地上、沿海以及海裡的威脅已經匯集成風暴,威脅珊瑚礁」,這份報告為政策制定者、商界領袖、海洋管理者等敲響了必須迫切保護珊瑚礁的警鐘,應慎重考慮終止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等危及「熱帶海洋雨林」的威脅。
他說,報告中清楚地表明,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地域性和全球性壓力已經對珊瑚礁產生巨大影響,這個美麗、珍貴生態系統的未來處於危險中。
報告指出,由於經濟、社會方面的因素,全球有二十七個國家的珊瑚礁面臨的威脅較大,其中海地、格瑞那達、菲律賓、葛摩、萬那杜、坦桑尼亞、吉里巴斯、斐濟和印尼九國面臨的威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