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訂閱《人間福報》的因緣,家住高雄的施志松與兒子施敦凱,一起加入佛光山導覽義工行列,父子傳承成佳話。圖/人間社記者陳雅容
【人間社記者陳雅容大樹報導】因為訂閱《人間福報》的因緣,家住高雄的施志松,去年十月中旬,看到佛光山應徵菩薩義工的訊息,他決定報名參加「導覽義工」的培訓,讓自己可以拓展不同的人生視野。這個決定,為施志松全家人開啟了學佛之門,尤其是施志松的兒子施敦凱,更追隨著爸爸的腳步,也加入導覽義工行列。
今年十二歲的施敦凱,穿起繡有「佛光山導覽義工」的紅背心,表現一點都不輸給大人哦!
放假時,放棄玩耍享樂,常常跟在爸爸身旁幫忙發結緣品,許多遊客看到他的認真努力,都會豎起大拇指為他加油鼓勵。甚至有些外籍遊客,會教他各種國家的問候語,讓施敦凱小小年紀就很「國際化」。
施敦凱每每看到佛光山各殿堂的法語或文字,他都會背下來。去大佛城禮佛時,看到星雲大師所題的「採高屏之沙石,取西來之泉水,集全台之人力,建最高之大佛」,以及六祖慧能大師的名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雖然他沒能完全明白偈中的意思,他都背下來分享,並請爸爸幫忙解說
;從此,初入佛門的父子檔決定一起教學相長。
「在覺華園,師父們都對我很好,不但可以認識很多人,還可以跟著大家一起學習,這就是我喜歡來的原因。」施家父子不約而同地說出在佛光山覺華園當義工的心聲。
施敦凱常將學習心得說給媽媽聽,聽著聽著,連媽媽都被施敦凱給度進了佛門。施敦凱的媽媽喜歡佛光山抄經堂的寧靜,所以進入抄經堂當義工;三人在佛光山上「同進出」、「同學習」、「同分享」,成為令人羨慕的「佛光三好家庭」。
施志松表示,希望自己的導覽能為佛光山的遊客帶來歡喜,也希望喜歡佛光山的人,能像自己一樣,投入法身慧命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