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住二空品之二.卷二十七》,距今約一千五百至一千七百年,經卷保存完整。
圖/人間社記者謝青秀
【人間社記者陳雅容高雄報導】「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八日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開展,展品以藏經為主,由佛光山典藏的《鐵眼藏》、《龍藏經》、《麗江大藏經》、《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住二空品之二.卷二十七》、巴利文《供義者》(《法集論》註釋)、緬甸文《法集論》、緬甸文《界論》、巴緬對譯《人施設論》等藏經,也首次正式對外展示。而現代化的《佛光大藏經》除印刷版本,也應用現代科技,以CD、隨身碟(USB)型式儲存,讓浩瀚的藏經智慧也能隨身帶著走,讓民眾一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龍藏經》又名《清藏》,分圖像與經文兩部出版,圖像兩冊、經文一百零八冊、檢索一冊,總計一百一十一冊,含:祕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戒律部等。清康熙八年(一六六九年)完竣,康熙皇帝賜名為《龍藏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放光經住二空品之二.卷二十七》南北朝敦煌古寫經,距今約一千五百至一千七百年,經卷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