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的名山大川都有些神祕色彩。
最著名的是孫悟空的「出生地」--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多數學者認為,此山就是江蘇連雲港的「雲台山」,其方位、景觀與書中表述相類,又距作者吳承恩家鄉淮安不遠。
當然此事也有爭論,洛陽、成都、武漢、黃山、山西婁煩等地都有「花果山」,有專家認為這些山才是書中花果山的原型。
有爭議的不止是花果山,壓住孫悟空五百年的五行山在哪兒也是一未解之謎。小說講如來「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古籍裡太行山也稱五行山,海南有座五指山,越南中部也有名山喚五行山。這些五行山、五指山可是書中的五行山嗎?像,又都不像。吳承恩交代得清楚,五行山又名「兩界山」,是大唐西部邊界,太行山靠北,五指山和越南五行山又太靠南,都不搭界。不過,吳老爺子的地理知識很馬虎,張冠李戴也未可知,或者根本就沒這座五行山了,因為孫悟空「刑滿釋放」時,那山就崩了。
沙僧的地盤流沙河在哪裡也是一謎。「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您如果看見「弱水」兩字,就以為流沙河就是甘肅的弱水,那就大錯特錯了。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水羸弱而不能載舟,稱之為「弱水」。有人分析,流沙河很可能並非河流,而是一處沙漠,流沙狂舞時可不次於湍急的河流。
如來佛居住的「西牛賀州靈山」確有其山。山在中印度,叫「靈鷲山」,也確是當年釋迦牟尼佛說法之地,是座不算青的青山。唐僧本尊玄奘大師當年遊歷天竺時,就拜訪過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