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一個個性坦率、講話直接的人,結婚五年多,婆婆來幫忙帶女兒。婆婆是一個EQ超高、忍耐力超強,又不囉嗦的人,我真是被她老人家打敗了。
我請她配合教養,對一歲多的女兒不可予取予求,必要時要大聲制止,可是婆婆就是不應聲,也不反駁;我說我的,她做她的。
有一次,女兒吵鬧時出手打婆婆,婆婆也不回應,就是默默地被孫女打。當我教女兒的時候,女兒問我:「為什麼嬤嬤讓我做,妳卻說不可以?」女兒被搞糊塗了,讓我教她變得難上加難,壞人的角色永遠是我做,我有向婆婆講解這個道理,可是她還是一句話:「不會教!」,讓我聽了好生氣!
「不會教」和「不要教」是兩回事,她根本是懶得教,而不是「不會教」。
請問吳老師三個問題:
一、婆婆是在挑戰我的耐心,好讓我先開口不要她看女兒,她就可以自由和做好人嗎?
二、婆婆總是向別人訴苦,說照顧孩子辛苦,做家務辛苦,說什麼她如果不煮飯兒子會餓死?我害她太辛苦了嗎?
三、我希望一家人開心,尤其是希望丈夫工作回家能享受逗孩子的樂趣,可是孩子一天天長大,愈來愈難教了,我應怎樣做,才能讓婆婆明白教養孩子也是她的責任?
美凱
A:美凱:妳好!
妳真的是踢到大石頭了。大石頭又硬又大,妳搬也搬不動,更重要的是,它根本不出聲音,妳想叫它走東,妳想叫它走西,可能嗎?
真的是難為妳了。
自古有句話真的有道理———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要自己轉。
幸好妳的婆婆不是那座山,我曾見識到有人的婆婆就像一座山,完全看不懂全貌,也不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很難捉摸的呀!
妳的婆婆是那顆大石頭,可以讓妳看得明白,只是不知如何請她讓開一點點路,好讓妳在辛苦工作之餘,還能和孩子、丈夫有比較好的相處。
針對妳的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一、妳的婆婆不是在「挑戰」妳的耐心,她可能連「挑戰」這兩個字都不懂;在我的感覺是,她很「害怕」妳,因為妳的聲音、妳的氣勢、妳的賺錢能力、妳的年齡……都比她有優勢多了。所以,自卑的人往往用「不出聲音」來隱藏自己的軟弱。
二、婆婆向別人訴苦,是為了「求助」,希望得到「認同」,她希望從別人的誇讚和感謝中得到成就感。不知道妳有向她說過謝謝,或送她一些禮物嗎?其實她就像一個小女孩,她的「人格年齡」可能還停留在八、九歲,她需要有人關注到她的努力和付出。
三、用對方法教養孩子真的很重要,婆媳要找到教養孫子的「一致性」。不要小看這個「一致性」,當小朋友看到所有的大人態度一致、管教一致,他們也就不會鑽矛盾、找靠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