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淨化生活系列{3} 找回台灣的榮耀

 |2011.02.10
1509觀看次
字級

在華人社會,台灣在藝術文化的表現上,從傳統布袋戲、歌仔戲到現代的雲門舞集,處處令人驚豔。外國觀光客來到台灣,都對台灣特殊的歷史文化感到好奇。預定今年底前開館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了五萬多件代表台灣庶民生活的歷史文物,提供深入了解台灣的歷史文化的機會,也幫助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找回台灣的榮耀。
台灣經常喊著要向新加坡學習,不過,一位新加坡作家日前向星國《聯合早報》投書,卻呼籲新加坡向台北學習。他提起自己在台北經歷五天「震盪心靈之旅」,讚揚台北是一個有文化的地方。民眾搭捷運時秩序井然,公車司機的親切問候,這些文化素養都值得新加坡學習。
在各式各樣的生活文化中,台灣美食經常讓國際觀光客留下最深刻印象,從最便宜的小吃、最貴的牛肉麵到最精緻的湯包,許多融合傳統與創新特色的美食,吃過的人總是讚不絕口。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除了賣書也賣設計商品,成為台北最具文化氣息的地方。此外,常出國巡迴表演的雲門舞集,更是展現當代藝術創作活力的最佳代表。
隨著經濟發展,台北的國際藝文表演活動增多,民眾不必出國也能欣賞到國際級展演,的確是很大的進步。如國際級票價高昂的展覽檔次過多,也引發爭議,有民眾認為這些票價昂貴的展演,讓庶民博物館被商業淹沒。台灣在國際上最活躍的藝術家陳界仁不客氣地批評台北市立美術館,去年安排多個檔次國際級特展,「這些特展均另外收費,使北美館變得票房化、商業化,失去美術館應有的功能—從在地經驗產出在地知識與論述。」
陳界仁的批評直指問題核心,即台灣在邁向國際化的過程中,除了吸收來自國際最優秀的藝術文化作品之外,也不能忽略培養本土、在地的文化創作,鼓勵本土藝術家從自己的生命與歷史經驗去發展自己的藝術史。如果忽略了這部分,可能淪為「國際文化加盟店」。
相較於北美館積極舉辦各種國際級展覽,這個自一九九二年開始籌備的台灣歷史博物館,為全台唯一以展現台灣庶民生活文化的博物館,從十七世紀荷蘭人占領台灣開始,直到國民政府來台,它所蒐集的是橫跨數百年台灣人的共同文化資產。從荷蘭人留下的古地圖、以福爾摩沙烏龍茶為主題的名信片、老阿嬤的三寸金蓮與梳妝台、日治時期骨董留聲機到家族老照片,均將喚起許多珍貴回憶。
許多外國觀光客來到台灣,第一站是趕到故宮參觀數千年中華文化稀世珍寶;我們也期待台灣歷史博物館早日開館,讓各界多一個認識台灣本土文化的機會。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看到的將是數百年來台灣老百姓日常生活文物,有荷蘭、西班牙、日本、中國的文化因素,這些多元移民文化就是正港的台灣文化。回顧先民們一波波渡海來台篳路藍縷拓荒的軌跡,撫今追昔,讓我們更珍惜多元族群融合的歷史,也找回台灣的榮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