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基隆訊】基隆市深美國小推動閱讀不遺餘力,圖書室藏書將近三萬冊,教師顧翠琴是最大推手。她說,「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我最大目的。」
深美國小創校時,喜愛閱讀的顧翠琴擔任教務主任,就把適合不同年級的圖書,依兒童文學、小說、繪本等分門別類放在低、中、高年級樓層,讓小朋友走出教室就能閱讀課外讀物。
顧翠琴說,小時候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讓她購買課外讀物,當時要跑一趟圖書館也很不方便。老師薛愛蘭知道她愛看書,讓她在假日到家裡看書,因此,她放假必定到老師家中。
校內的「搭配教學」,也是顧翠琴規畫的;老師除了教科書,也設計一些補充教材,目的是讓學童到圖書室找答案,反應相當好,提高學童上圖書室的興趣。
因為喜愛閱讀,顧翠琴每月至少花二千元購買圖書,逛書展出手也不手軟,最多的一次是購買三萬多元的圖書,還要找小貨車運回家。很多書商知道她愛書,只要有新書出版,都會跟她聯絡。
深美國小圖書館的藏書中,有很多是顧翠琴捐的,她任教班級也有一千多冊圖書,全是她自掏腰包購買,每次換教室或換班級,都是全班學生總動員搬書。
顧翠琴表示,閱讀可以增廣見聞,吸收新知,對創造思考也有幫助,推動閱讀,是要讓孩子有更寬廣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