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治療脊椎骨折新法

郭國平 |2011.01.27
1101觀看次
字級

隨著人口老化,現代人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日漸增加。由於骨質疏鬆症極易發生骨折,其中約有半數發生於脊椎,稱之為脊椎壓迫性骨折。

脊椎壓迫性骨折主要症狀為背痛-背痛的程度是因人而異,輕者不影響日常工作,重者甚至無法坐或站立,必須要臥床休息。此種骨折外在的成因,不一定有外傷病史,可能一個咳嗽、噴嚏或彎腰的動作,即可導致骨折。長期脊椎壓迫性骨折會造成身高降低、脊椎變形(駝背)與長期背痛,此種脊椎壓迫性骨折好發生於胸腰椎交界處,常造成病患強烈的背痛。

過去,脊椎壓迫性骨折大多採背架固定、強烈的止痛藥、臥床休息等,但此種保守療法常緩不濟急,易造成病患生活品質低落、延誤就醫,導致脊椎骨折壓迫至神經,造成下肢癱瘓無力,而需要做更廣泛性的內固定與減壓手術。

椎體成形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手術方式是在背後的皮膚做兩個穿刺的針孔,手術過程幾乎不流血。而病人在接受麻醉的情況下,將兩隻注射針經由X光透視導引放至脊椎骨折的部位,再將俗稱骨水泥的合成硬化劑注入骨折處,讓骨折處瞬間達到癒合,它的作用有如快乾膠,能讓斷裂的脊椎骨得到立即穩定,患者術後第二天疼痛明顯減輕,甚至能自行下床活動。

手術在注射骨水泥時會外漏而壓迫脊髓神經,導致癱瘓。因此,院方改良成球囊擴張椎體成形術,作法是在灌注骨水泥前先置入一個可擴張的球囊,將塌陷的脊椎骨復位,並形成一個可以安全灌注骨水泥的空腔,可將骨水泥滲漏機率降至千分之三,手術效果跟椎體成形術一樣好,幾乎可避免嚴重併發症。

改良手術平均約一小時,病患須接受局部或全身麻醉,手術能達到穩定椎體效果,術後更能迅速恢復正常生活。

(作者為耕莘醫院骨科醫師 郭國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