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故宮典藏藏傳佛教法典《清康熙朝內府泥金藏文寫本龍藏經》(簡稱《龍藏經》),昨日舉行新書發表。這套佛經以網版特金色印製,配合《龍藏經》出版,故宮即日起推出「龍藏—院藏大藏經特展」,除展出《龍藏經》六大部及其裝幀配件,也配合展出乾隆效法祖父康熙所製作的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經》,及朱印本《滿文大藏經》。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藏傳佛教為佛教一大支派,藏文大藏經不僅保存佛教的義理與儀軌,更是藏傳歷代大德的智慧結晶。
故宮所典藏的《龍藏經》,是現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中國歷代宮廷所製作的藏文大藏經,不但製作精美,更收藏佛陀所說的顯、密經典約一千一百部。
故宮表示,《龍藏經》原收藏於北京紫禁城慈寧宮,為康熙八年(西元一六六九年),清聖祖遵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之命,派人於宮中製作完成,故又稱「龍藏」,全經總共一百零八函,象徵對治眾生的一百零八種煩惱,以磁青紙泥金雙面寫成,總計十萬頁,內容包括秘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及戒律部等六大部。
為提供有志研究佛學、藏經、佛教藝術者有重要依據,故宮三年前與龍岡數位文化合作出版,將此套經書以近似原件泥金書寫方式呈現,紙張採用與原件相近的磅長纖維黑卡紙,並使用抗氧化防紫外線之金特色絹印,使其具有較高強度、適合長時間使用及保存,更選用荷蘭漆布做為封面。
配合《龍藏經》出版,故宮即日起在正館一○三陳列室舉辦為期六個月的「龍藏—院藏大藏經特展」,經書每函均附有彩繪諸佛菩薩像,且鑲嵌各色珠寶之經板、護經板,及黃色錦袱和綑經繩。
值得一提的是,經板上所附的佛菩薩圖像共有七百五十六尊,完全依照《造像量度經》之規定描繪,畫工細緻神情畢肖,幾乎網羅藏傳佛教各類神奇的尊像,可作為藏傳佛教義理或藝術研究的範本,及研究清初宮廷繪畫的最好材料,可謂清朝製作工藝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