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總統馬英九元旦宣布一百零三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讓許多家長疑慮,教育部即將端出的配套措施,能否讓孩子就此擺脫考試夢靨。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提出四大主張,呼籲教育部改革回歸「以孩子為中心的適性教育」、並成立專門的「十二年國教辦公室」,否則將自組民間教育團體,監督教育部。
全國各縣市近百位家長代表深切體認「十二年國教並非只是把九年延長為十二年的教育改革」,對十二年國教配套措施提出四大主張。
全家盟首先提出,「至少百分之八十完全免試入學比例」。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教育部所規畫百分之七十免試比例太低,且仍採計在校成績,會令學校教學方式「依然以考試為尊」。
為讓絕大多數孩子免除考試魔咒,謝國清表示,至少要八成以上免試,且不應採計在校成績。精英或特色學校則應說明欲招收學生的特質,才能真正落實「讓孩子選擇學校」的權利。
全家盟接著提出「大區域綜合高中制度」。建議除了國中辦理性向探索教育,也應允許學生高一結束時再選擇一次學校或類科的機會,以適才適所,找到所愛。
此外,全家盟呼籲仿效美國NCLB(No Child Left Behind,把每個孩子帶上來)法案,推動台灣「把每個孩子帶上來」法制化。拉近孩子學習成就,讓沒有達到教育績效的學校受處分。
謝國清說,台灣產業已逐漸走向軟實力,卻不見高職類科學校有遊艇設計、腳踏車設計等具創意內容,課程多和時代脫節,應速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