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出國旅遊,對她來說,這是一趟特別的旅程。
旅途中,和她同房的是一個富家少奶奶,行李之重、行頭之多、排場之大,簡直讓人咋舌;偏偏這富家少奶奶平日頤指氣使慣了,我的朋友在她發號施令下,立刻淪為免費的「台傭」,什麼事都得代勞。
本來嘛,出門在外,彼此幫忙,也算不了什麼;但才只三天,朋友就大喊吃不消,行程一共有十天,她不知道接下來的旅程該怎麼辦?
她想:「同船共渡是緣分,也不過辛苦十天,等到旅程結束後,再相逢並不容易。既然如此,那麼又何必斤斤計較呢?」
想通了這個道理,於是,她處處忍讓,不啟爭端,也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回到家以後,她反覆的思量:今生也不過是一趟旅程,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人,何嘗不都是旅伴而已呢?父母、師長、先生、兒女、親戚、朋友、同學、同事……。又何曾永遠屬於她?差別只在於緣的深淺,相聚的長短……。彷彿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理解,此後,她開始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
幾年前,她的兒子到菲律賓做生意,娶回了菲籍女子為妻。或許是因為離鄉背井及風土人情的差異,朋友和媳婦,總有些格格不入。
這天,都快中午了,但廚房毫無動靜,媳婦在臥室裡睡覺。她敲了敲媳婦的門,媳婦寒著一張臉出現:「我不想吃,要吃妳自己煮。」她想想也無妨,就自己下廚作餐,還做了媳婦的份。打理好了,又去敲媳婦的門:「來一起吃飯哪!」媳婦仍沒好氣的說:「我不想吃!」「妳也要吃啊,我煮了妳的份,我把妳當自己的女兒看待。」媳婦分明不信,然而,一次兩次三次,她的誠意終究感動了媳婦,也真的與她像母女一樣的親暱。
「我常想,我對那非親非故的貴婦人,還都能委曲求全的幫她,對自己周圍的人當然就應該更好了。」
果然,她的體貼關懷,為她贏得了更多的情誼和尊敬。
不過只是一趟旅程,卻給了她的人生極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