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春節期間長途開車或過度用眼,可能乾眼症上身!眼科醫師指出,不論是打電腦、打麻將或長時間開車,聚精會神過久會不自覺降低眨眼次數,眼睛出現乾澀感;加上年節時氣候寒冷,暖氣持續放送讓乾澀狀況雪上加霜,因此年後乾眼症求診人數,至少增加兩成。
馬偕醫院眼科醫師鄭惠川表示,眼球表面需要經常被一層水分薄膜覆蓋,稱為淚膜,當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品質不好,導致無法保持眼睛表面濕潤,便出現乾眼。以往乾眼症患者較常見於老年人與停經後婦女,但現代人因長時間使用電腦、配戴隱形眼鏡、使用冷暖空調的生活型態,乾眼症患者擴散到各年齡層,年節過後更是就醫的高峰期。
過去醫界認為乾眼症是造成患者生理上有乾澀、紅癢等不適,但鄭惠川表示,最新研究顯示,乾眼症患者的視力敏銳度,比正常人降低一半,也就是說不穩定的淚膜,會如同相機鏡頭髒了一般,影響視力的品質。
大安雙眼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表示,乾眼症屬於不容易根治的慢性病,第一道防線就是使用人工淚液來緩解,劑型依濃度可分為藥水、水凝露以及藥膏,水凝露又被稱為智慧型人工淚液,因水漾中帶點黏稠,能夠均勻分布眼球表面並減少過敏問題,成為人工淚液劑型的發展主流,新一代智慧型人工淚液作用更不僅止於眼球表面,可以完整覆蓋在角膜上,效果更好。
但王孟祺也提醒,即使透過人工淚液可緩解症狀,但更要從用眼習慣改善起,比如長時間用眼時應適度休息、多眨眼,讓淚水均勻分泌,才是避免眼睛「鬧水荒」的治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