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災區救援分秒必爭,冒著生命危險的救難人員將有新幫手!台北科技大學日前研發出新型「救援機器人」(見圖/北科大提供),利用「履帶串結型」設計,就算遇到落差過大的階梯或瓦礫堆,也能輕鬆越過,還能進入火場或可能崩塌的危樓搜尋生還者,降低救難人員危險。
北科大機械系助理教授葉賜旭表示,災區地形通常千變萬化、崎嶇難行,災害現場的建築物則極不穩定,很多搜救工作僅能依靠重型機具與救難犬,救難人員還須冒生命危險搜救。
葉賜旭和機電整合研究所碩士班學生鄭善韋和陳俊傑,花了三年研發救援機器人,由於目前的輪型救援機器人,大都以四輪單機移動,若遇複雜地形,移動範圍就受限制,無法深入搜救,所以他們設計出結構簡單、體積輕巧的單節履帶型機器人。
葉賜旭說,履帶對地形的適應力較高,並能攀爬階梯,再透過串結方式,連結多個單節履帶型機器人,大幅提升救援機器人在複雜地形的爬升能力,改善救援機具在災難環境中使用的問題。
救援機器人裝上視訊鏡頭後,還可進入陷於火海的高樓,傳送火場畫面,幫忙搜尋生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