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放寒假了,學期結束前,各校都在回收教科書,部分高中生的教科書幾乎原封不動丟進資源回收場,除了嶄新的藝能科,就連物理、化學等主科,也有不少全新回收書。有物理老師說:「課本當故事書看看就好!」許姓高中生說,拚學測和指考,教科書根本不夠看,老師編的講義和學習資料內容更多。
台北市建國中學學務處表示,回收的教科書會分門別類,讓有需要的學生索取,開學後再「驗書」,例如甲同學已有物理教科書,就不必再買物理課本。但習作和補充教材不能回收,全丟進資源回收車,回收場論斤計價(目前回收價一斤約二至三元),給學校一筆回饋金買垃圾袋。
被丟棄的教科書大多是副科,像全民國防教育、體育、音樂、美術、家政等。即使是學測和指考要考的物理、化學,也有人照丟不誤。建中許同學說,讀補習班講義和老師的學習資料更有用。根據統計,高一科目多達十六、十七科,一學期買書約花三千元,高二、高三要花二千多元,三年六學期總共約一萬五千元。
「新教科書丟進資源回收場,太浪費資源!」家長徐泰清表示,家長會曾跟學校反映,老師自編教材已夠用,是否可以不買教科書?但校方表示,照規定不能不買。「買教科書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資源浪費的問題。」廖姓家長說,應該對高中生進行教科書滿意度調查,看哪些教科書有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