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藝美名威震食林的嚴裘麗被大家稱為「奚媽」或「奚家媳婦」,公公奚炎和蔣公私交甚篤,為蔣公在台灣銀行宿舍烹煮江浙美食,找到家鄉歸屬感。而小叔奚淞則活躍藝術圈,無數文人墨客因此常到家中作客,讓嚴裘麗這位大家族媳婦有機會練就一手好菜,其中以「砂鍋獅子頭」與「奚家老豆腐」最具代表性。

年關將近,嚴裘麗照例要把上門求教的朋友教會。「這兩道菜是蔣公逢年過節必嘗的味道。」
嚴裘麗回憶,她嫁進奚家後,奚家老豆腐每年都送進官邸,當成年夜飯桌上菜。
其實,這道菜並不簡單,是需要耗費七、八小時,讓湯汁精華完全滲入豆腐內的功夫菜。
「做菜如果看食譜,就缺了臨場的創意。」設計服裝的手藝和做羹湯的廚藝齊名,嚴裘麗認為,兩者都要從美感經驗出發,就像藝術創作需要靈感一樣,臨時啟動的靈慧最能讓作品獨一無二且美不勝收,加上自己天生愛朋友,食物裡蘊藏的熱情也絕對替美味加分。
「只要有一顆歡喜心,做菜超簡單的。」她說,為了請一桌客,可以忙三天、跑五個市場,在尋遍好食材中,不但不累,還當成享受:「做好菜就要不計成本!」她指著眼前的福州米粉說,光是熬湯頭就熬了五、六個小時,配料毫不馬虎,還有令人驚豔的紅燒臭豆腐,特別跑到南門市場買材料,又滷又煨的:「菜的貴氣與否其實是看功夫,都是一些瑣事決定一道菜的尊貴。」這股精神,嚴裘麗在年菜中表現得更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