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造花海 僧俗二眾出普坡

賴炯福 |2011.01.17
1547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告訴出普坡的僧俗二眾說,整理花苗時也要檢視整理自己的內心。圖/人間社記者賴炯福

【人間社記者賴炯福大樹報導】為迎接春節,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僧俗二眾,昨天兩千餘人至佛陀紀念館出普坡。無論是撿石頭、拔草、搬運或整理花苗,全山僧俗二眾發揮佛光山集體創作精神,沒有疲累、只有歡喜,共創佛光山歷史新頁。

出發至佛陀紀念館之前,大眾集合於齋堂,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表示,佛光山僧團與佛光會教團二眾,同時出普坡,是千載難逢機緣,發揮佛光山集體創作精神。他勉勵大家,當撿拾石頭時,有如撿除自己心中貪、瞋、癡三毒,拔草如拔除我執,整理花苗時也要檢視整理自己的內心。

聆聽慧傳法師說明出坡的範圍及分組後,國際佛光會會員於拉班後前往出坡地點,一抵達現場,大家拿著畚箕、推車、水桶等工具,紛紛撿拾石塊,男眾會員則收取大小石塊運到指定地點推積,佛光山僧俗二眾集體創作效率驚人,不一會兒就已經有一大堆的石頭山。

當春節時,佛陀紀念館將見到花團錦簇的花海,驕豔動人的花朵隨著春風搖曳生姿地迎接每位前來賞花民眾,那是千金難換的美好經驗,訴說著佛光人參與佛光山歷史的付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