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即使手術切除病灶並搭配化療或放療,兩年內仍有五成以上患者再度復發,現在有一種免疫療法,針對腫瘤表面的特異性抗原,結合佐劑製成治療型疫苗,第二期試驗顯示,施打後可降低二成五的復發風險,台大醫院搶得頭香,是全球首家開始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醫學中心。
專研肺癌的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表示,原本MAGE-A3蛋白質是術後一種不好的指標,當表現量愈高、患者預後愈差,不過此免疫療法發現,可針對表現出此標的蛋白的腫瘤細胞,觸發特定的免疫反應,將此特異性抗原製成治療型疫苗,作為手術切除患者預防復發的方法。
已經公布的第二期試驗結果,追蹤使用此免疫療法患者四十四個月,發現肺癌復發風險可降低二成五,而且患者的耐受度高,因此全球陸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全球收案兩千兩百多人,台大醫院與葛蘭素史克藥廠簽署臨床研發中心合作計畫,加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即將達到二十五名收案目標。
癌症治療逐漸走向個人化,楊泮池指出,高達七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透過基因檢測選擇適合自己的標靶藥或化療。
至於幸運能早期發現的肺癌患者,雖然可以手術切除,但目前後續的化療或放療,仍無法阻止復發,此治療型疫苗將是未來可能的選項。
楊泮池表示,除了肺癌有M
AGE-A3特異性抗原,包括肝癌、膀胱癌、黑色素瘤,也有一定比例患者,腫瘤表面有此蛋白質表現,未來也有機會作為新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