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每年一月中旬進入流感高峰期,醫師指出,一般感冒症狀以鼻塞、流鼻水、咳嗽居多,而流感通常伴隨明顯的高燒、頭痛、全身痠痛、疲倦無力,一項針對全台所進行的「流感知多少大調查」發現,近六成五中壯年不了解兩者差異,可能錯失四十八小時的黃金治療期,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
這項調查是針對全台共一千零八十四位民眾進行電訪,三十至四十九歲的中壯年占四成二。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許多中壯年輕忽感冒,有症狀時多半自行買成藥緩解,沒有想到自己可能得到流感,然而流感症狀往往來得急又猛,若無法分辨流感與一般感冒的差異,可能錯失使用抗病毒藥物的時機,延遲就醫恐導致肺炎、呼吸道衰竭、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
根據疾管局最新統計,國內門診、急診的類流感就診率,這兩天又增加十三例。黃立民表示,除了老人、幼兒是流感的高危險族群,近來也有多例中壯年族群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甚至死亡案例。
黃立民指出,流感病毒有A、B、C型,其中台灣較常見且症狀較嚴重的病毒株,為A型的H1N1及A型H3亞型,服用一般成藥對於流感緩解效果有限,因此若出現高燒、頭痛、全身痠痛、胸部不適、嚴重咳嗽、疲倦無力症狀時,應盡速就醫、遵從醫囑選用抗病毒藥物,避免演變成重症。此外,在還沒感染流感前,接種流感疫苗也是有效的預防方法,疾管局指出,今年流感疫苗株與社區流行病毒株型別的吻合度很高,接種疫苗可提升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