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援23事】關懷目睹兒 拉他們一把

康淑華 |2011.01.12
633觀看次
字級

小凱是個十二歲的男孩,長期目睹母親遭受父親的肢體暴力與言語傷害。他曾因為受不了父親的傷害,與母親連夜逃出家門,投靠親戚朋友,但後來又在父親的頻頻示好下,與母親搬回家中。十多年來,已如此來來回回往返家中好多次,最後,他選擇與阿姨住在一起,拒絕再跟著母親搬回父親住處。
選擇一條與母親不一樣的路,是個不容易又痛苦的決定,他擔心母親在父親那裡是否安全,但他也清楚知道自己不願再每天承受父親的咆哮與傷害。面對母親的不諒解與父親的責難,他選擇沈默以對,讓自己沉浸在網路世界中,暫時忘卻現實生活的痛苦。
  沒有朋友的他,最討厭上課時分組討論,因為沒有同學願意與他同組。在別人眼裡,他是個孤僻、成績差、又不受人歡迎的孩子,其實,他渴望的只是一分穩定的愛與關懷。 
去年台灣家暴通報案件超過八萬件,估計至少有七萬名「目睹兒」處於暴力家庭中。這群目睹暴力兒童的成長過程,因受到家庭風暴的侵襲,易在情緒、行為、人際互動技巧與兩性觀念上有所偏差;他們往往也會複製施暴者以暴力解決問題或是受暴者一味忍受的相處模式,造成暴力的世代循環。然而,在現行家庭暴力防治保護體系之中,這群看不到明顯傷口的兒童及少年卻被嚴重忽略。
「目睹兒是你、我,是社會共同的孩子,他們已經造成的心理創傷,可以透過多元的管道與專業的協助,慢慢走向復原之路。有些孩子可能原本就喜歡念書、有幽默感、具樂觀的態度、懂得自我肯定與正面思考,或有信仰,或跟其他親人及同儕有良好關係,孩子本身的能量,就可以減緩目睹家暴帶來的傷害。
婦女救援基金會的做法,是把焦點放在協助建構孩子周圍的支持,透過強化目睹兒的復原因子,拉孩子一把,以度過眼前的難關。也就是說,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學校)、家庭支持系統(與照顧者的關係、手足關係),個人的自我內在能量(可以正向思考,有良好的興趣)等等,都是有效的復原因子,透過強化這些復原因子,就可以幫助目睹兒走向生命的新旅程。
我們需要傳遞訊息給孩子們,告訴他們,原來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的關係可以是美好的,彼此的歧異是可以被尊重的,還有,最重要的是,沒有人有權利去傷害另一個人的自尊與生命。對目睹家暴兒童的關懷,追求的不僅是他們個人的福祉,更是為我們所生活的社會建構正確的人我互動觀,給我們的下一代一個非暴力、尊重,與平權的環境。
  婦女救援基金會社會希望結合 大眾力量一同關懷目睹兒,發行免費的「愛‧發芽護照」,希望大家索取,一起支持目睹兒走向復原之路。
(本文作者為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婦援會專線○二│二五五五│八五九五;全國婦幼保護專線:一一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