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中國作家富豪榜」於十一月在各媒體揭曉,星雲大師與李敖、龍應台三人名列其中,一時在兩岸掀起了沸沸揚揚的話題。
一、榜單透露的訊息

二○○六年開始,大陸年輕作家吳懷堯和成都商報合作,每年推出「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言「富豪」,是以作家版稅收入為準,宛如「富比世」的排行榜;被大陸媒體稱為「全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化榜單」。往年都以大陸作家為主,今年首度涵蓋港台澳作家。李敖、龍應台、星雲大師分別位居第十三、十六和十七。
排名前三名的大陸作家是楊紅櫻、郭敬明、鄭淵潔,他們三人已連續三年名列三甲,且輪流占據榜首的位置。巧的是,他們對青少年皆投入較多的關注,作品也多半有富想像力、輕鬆、有趣,喚醒善良、正直、寬容本性的特色。
從兒童文學、青春文學的崛起熱潮,可知當前大陸圖書市場的主力在青少年族群。當然,也反映出「一胎化」的政策下,父母對孩子的付出不論是物質或精神食糧都是不遺餘力的。
而這兩三年來星雲大師能上榜,他的著作能暢銷且長銷,誠如媒體所披露的:「意味著大陸繁忙的社會,民眾普遍苦惱煩悶,又缺乏傾訴對象,因而提倡心靈舒緩的作品,具有人心的安撫作用,也趁勢崛起。」
二、文字弘法的力量
星雲大師年輕時就喜歡讀書、寫作,從五、六十年前早期的著作《無聲息的歌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釋迦牟尼佛傳》等,到近幾年的《金剛經講話》、《人間萬事》等等,寫了兩千多萬字,已出版的著作有兩百多種。人言「著作等身」,大師可謂「著作逾身」了!
大師生就一支「好筆」,又有著敏銳的觸角,悲天憫人的情懷,加上博覽群書,洞悉時事,所言所寫,常能發人深省,觸動人性中真善美的本質,也因其智慧甚深,創意不斷,又擅於舉事詮理,說理論事,事理圓融,讓讀者從字裡行間獲得心靈的平靜喜悅。曾在微博裡,看到不少人抒發自己的讀後感:
‧初看是常理,習之不容易。入俗,脫俗,結緣,化緣。大師言詞有真功力,文章結構清晰,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做一個平凡苦心的擺渡人,慈心擺渡而已。
‧《星雲大師談智慧》語言非常簡練,但書中每個篇幅都透露著大徹大悟般的大智慧。
‧在看星雲大師的〈定不在境〉。特別喜歡這個大和尚,喜歡他的方式,自然平和卻有著驚人的力道。當你為環境、心境困惑的時候,讀這本小書,給內心一份平靜,增添一絲智慧吧。
‧大師的作品我看過,淡而有味,很適合需要靜心的人們。能把話說明白說好聽,就是大師,也是寫作的最好境界。
‧要說黃牛扮演的周瑜讓我呼之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那麼星雲大師讓我淡定了,讓我學會了放下。
‧看了星雲大師講的故事,決定以後在家裡做個壞人,哈哈,因為星雲大師說壞人總是主動承認錯誤,所以就不會吵架了,立字為證,希望能做到哦!
……
不論短篇的雜文、散文或長篇的論文,乃至經典的詮釋,大師皆秉持一貫的寫作原則:「讓人看得懂。」深諳「依義不依語」之三昧,他不願在文字表現上推敲琢磨,而重視內容的精神義涵,重視閱讀者能否從中獲得法益,能否得到歡喜進而提升生命的品質。
由各方湧來的書評,或口說或手寫的讀後心得分享,我想大師以文字般若弘法度眾,傳遞法義的心願與成果,在此見證了!
三、大陸出版的景況
星雲大師說:「透過文字媒介,不止這個時代、這個區域的人可以接觸佛陀偉大的思想,幾千、幾萬年以後,此星球、他星球的眾生也可以從文字般若中體會實相般若的妙義。」確實,「化當世,莫若口;傳來世,無如書。」佛陀的言教、三藏十二部經即是因為有文字記載或圖書出版,才能世世代代流傳下來。
文字的力量,無遠弗屆。大師的著作除了中文版,有許多也已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德文……共十餘種語文,在世界各地出版。他心繫同文同種的大陸同胞,在復興重建祖庭宜興大覺寺之餘,也希望藉由圖書讓人間佛教在中國弘傳。於是,二○○八年初在上海成立了大覺文化傳播公司。
記得剛開始只有北京一家小出版社出版了《佛光菜根譚》、《星雲禪話》、《星雲說偈》,接著與各大出版合作的《佛學教科書》、《迷悟之間》、《六祖壇經講話》……以及前兩年繁體版才推出、由佛光山宗委會印行的四大套「人間佛教叢書」││《人間佛教論文集》、《人間佛教語錄》、《當代問題座談紀實》、《星雲大師序文選、書信選》,這兩年也已陸陸續續在大陸有了簡體版了。
總計大師在大陸出版的書籍,以「套」而言有五十二種,以「本」來計共七十九種。
大陸的出版生態與台灣甚至其他國家都大不相同,這裡所有出版社皆屬國營(即便這幾年做了雷厲風行的改革,主要也是由「事業體」改成「企業體」,仍然歸屬國營企業)。十三億多人口的中國大陸,大大小小出版社加起來不到六百家。(台灣二千三百多萬人口,出版社有五千多家。)一般民間若想參與出版,只能成立文化公司,目前的文化公司據說有一萬多家。這些公司能自行編輯、印刷、發行,但必須和出版社合作,支付書號管理費(ISBN),由出版社送新聞出版局審批,書籍封面、版權頁上掛的也是該出版社之名。
目前由大覺文化授權或合作的出版社有上海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中華書局、江蘇文藝出版社等九家,大都是他們主動找上門的。可見大師的著作在大陸圖書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廣受大量讀者喜愛,這兩年來又有將近二十家的出版社紛紛前來請求授權。但業界朋友告訴我將圖書散在太多出版社,不是明智之舉,因此,在選擇合作對象上就備加謹慎了。
四、無私無我的願心
佛光山以文化起家。四十多年前初建佛光山時,大師以其《釋迦牟尼佛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銷售所得版稅籌建大雄寶殿、大悲殿。現在,在大陸也將其圖書銷售所得版稅,悉數投入宜興大覺寺的建設工程及捐作公益基金。
兩百多萬人民幣,扣除個人所得稅,餘不到兩百萬元。不論多寡,是大師筆耕的成果。大師將其巧智慧心化作文字,滋潤廣大眾生的心靈;將其筆耕所得版稅,再投入安僧度眾的建寺偉業。
不論講說、寫作、建寺,不論從事文化、教育或慈善工作,我們可以看到大師從無個人的小我私利。他心心念念只為大眾,心心念念只為佛教!
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