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病錄】 暗中飢鼠

唐捐 |2011.01.06
585觀看次
字級

在詩詞的審美經驗裡,常有一隻「飢鼠」叫我難以忘懷。譬如東坡居士曾經說:「我貧如飢鼠,長夜空←齧。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其意殆謂:謫居之際,窮於紙筆硯墨,將就得很,幾乎要以煤為墨,寫在柿葉上了。為了表達那種極度渴望的感覺,東坡出人意表地,把自己比喻成飢鼠,看來平常就不特別討厭老鼠。當他遠竄南荒,子姪來探,曾作詩以報:

「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飢鼠上燈檠。」

諺云:小老鼠,上燈檯,偷油吃,下不來。果然是有的。這時詩人面臨衰病與死別的情境,千言萬語化作虛無,只有「默坐成癡鈍」而已。相對之下,飢鼠拚命卡油吃的樣子,還真是活力四射。感慨之餘,一笑解嘲,但不知那笑是否別有意旨。

金戈鐵馬的辛稼軒,有一首作於五十幾歲的〈清平樂〉,也曾提到:

「遶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在荒山中,回首平生志業無成,倍覺惆然。兩種陰涼而生動的活物││老鼠和蝙蝠,竟是自由自在,得其所哉,看來這裡真是靜僻至極了。夢想寄託在萬里江山,目光所及,身體所處卻是破敗的草庵。飢鼠餓得慌張,才會亂竄一通,想來詩人也沒有與牠計較的意思。

當代詩人鄭騫的《清晝堂詩集》,則有作於八十歲以後的〈寓感四首〉,其一云:

「飢鼠舔貓鼻,在勢不可免,誰知貓已醉,酣臥閉雙眼,偶然微欠伸,鼠驚竄已遠。拱爪謝天地,此德殊不淺。」

自注,北平歇後語:「耗子舔貓鼻梁骨--作死。」周易繫詞:「天地之大德曰生。」用歇後語入詩,俗得可愛;寄寓生生之意,又是高遠。放眼今世,貓之於鼠,恐怕多是「狎興生疏」了。這詩裡的鼠有些白目,貓則有些渾噩,看來都暗暗指向世俗人事吧。

我的童年家居是間土腳厝,屋右和屋後都是甘蔗田,鼠類出入稱便。晚上睡覺的時候,已經習慣聽牠們在木板牆裡穿梭奔走,乃至巧笑(或傻笑)的聲音。當時只道是尋常,於今想來,偉大的飢鼠是在暗處裡為我演示著,唉,有生之無明。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