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當修行 保護大地母親

郭書宏 |2011.01.03
139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每周固定上觀音山二至三次的洪正明,早已把觀音山視為第二個家,山上的林林木木,都是洪正明最心疼的孩子,也是他這十幾年來,心中念茲在茲的牽掛。

辛苦栽種的杜英,曾經慘遭遊客折斷,他心痛之餘,只好挖掉殘根再種起,像是洪正明早年種植的近百棵茄苳樹,眼看著茄苳樹萌新葉,幾天後,近一個人高的茄苳樹嫩葉不見了,發現原來是被民眾採摘回去煮茄苳料理,「那一陣子,我常傷心到失眠,和朋友談起來眼眶就濕紅。」

種樹的苦心遭人蹧蹋,朋友建議他在樹上掛著「噴灑農業」或「破壞樹木會禍延子孫」等,但他不忍欺騙人,也不願寫上惡毒的咒語。如今,茄苳樹只剩二十棵不到;不願與人起爭執的洪正明,對於這一切,只能心疼,卻讓他種樹種得更勤了。

洪正明也將種樹當作修行,他說,大地承載萬物,是眾生的母親,而草與樹木就是母親的綠衣,看到人們不斷地破壞山林、耗竭資源,讓地球傷痕累累,讓大地母親老了、累了、病了、垮了…,不忍地球受毀傷,不忍眾生受災難,他以具體行動來保護大地母親,就是─「種樹」。他時常提醒身邊的每一人:「人人一樹,救地球!」

「愛護樹木,福慧相隨,天人雙喜,功德無量。」洪正明說,種樹的因緣讓他經常爬山,身體不但健康,沒有病痛不必到醫院,就不會浪費社會與醫療資源,又能兼顧環保,可說是一舉多得的善行義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