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北極熊 一天巧遇七隻的幸運

文與圖/陳維滄 |2011.01.01
535觀看次
字級



「啊!北極熊。」鐵甲車上一陣驚呼,幾雙腳在車上左右移動搶鏡頭。

二○○三年十月初訪北極圈,一隻步履蹣跚的北極熊,在邱吉爾小鎮附近的海埔地閒晃,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北極熊。北極熊本性並不喜歡接近人,但近半個世紀以來因觀光頻繁,小鎮一帶的北極熊早已熟悉人的氣味,因而減少對人類的敵意,可以乘車近距離拍攝。

北極邂逅 難得的幸運

有一回,遇見北極熊母子,我們盡情的欣賞牠們嬉鬧、打滾、親舔,多溫馨的畫面。另一次,遇見北極熊身旁跟著一隻迷你的「小跟班」,定睛細看,原來是隻北極狐,緊緊尾隨著北極熊,期望能分一杯羹,撿拾吃剩的食物。

這些可憐的北極熊飢腸轆轆,亟需堅冰作為平台才能捕食海豹,只能等待十一月吧!等待哈德遜灣的海岸結冰,等待海豹群一一回到岸邊,才能順利獵食直到足以過冬。

第二、三趟遊北極,則多是在船上與北極熊相遇。一天,往北極正九十度的路上,船上廣播:「左前方十點鐘的方向有北極熊」。眾所期待的明星終於出現了,大家興奮的拿著相機奔向甲板。為避免驚嚇到北極熊,船長停船並關閉引擎。經驗法則告訴船長,有幾隻好奇的熊,會主動朝著船走來。果然牠們翻動厚重的腳掌,在冰上敏捷而穩重地邁步,讓我們這一團攝影饕客更加狂喜,喀嚓喀嚓的快門聲,響爆在耳膜上。那一天,我們共看見了七隻熊!幸運的七隻!走過這條航線十七次的船長,興奮的恭喜我們:「Lucky 7!太幸運了,一天之內看到七隻,這是少有的經驗。」據他說曾有幾次航行北極,連一隻也看不到!

獨來獨往 艱困中求存

北極熊喜歡獨來獨往,但有一回,我們巧遇兩隻熊。冰層上,一隻母熊慢慢的走近公熊,見牠們彼此嗅聞一番,大概是繁殖期(春季)已過,兩隻熊不來電,只好又分道揚鑣。也有一回,看見兩隻飢餓的北極熊,遇上一隻比他們體重重三倍的海象,我們緊張著將要有什麼精采的畫面發生。只見這兩隻陸地上最龐大的肉食動物,圍在海象邊徘徊、叫囂,但或許懼於海象的一對利牙,北極熊最後打了退堂鼓。

北極熊獵捕動物時,成功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覓食困難存活率低,加上地球暖化,北極熊比南極的企鵝生存更加艱困。過去北極圈長年冰層多達百分之九十,如今卻只剩下百分之十九,一年年變薄、變少的海冰,讓夏天的北極熊無法在岸邊捕食海豹,一年之中能獵捕的時間變短,食物不夠填飽肚子,體脂肪僅夠勉強生存,不夠牠們繁殖下一代。

物種保育 須和平共處

儘管在食物短缺的時期,物種保育人員為了保存稀有物種,會在北極熊活動區域附近獵殺海豹,讓北極熊自己找到死海豹充飢,但,仍無濟於事。

倍受威脅的不只有北極熊,人類若無法與萬物和平共處,也將面臨困境。然而,仍有許多人視危機而不見,卻以不同的角度關注北極冰融後的利益,早已有不少國家積極爭取冰融後西北航道的便利,屆時輪船從倫敦駛往東京可節省八千多公里航程,更早已汲汲營營的努力籌畫北極石油的開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