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有義大樹報導】由佛光山所舉辦的「第十二屆台灣寺院管理講習會」一連四天的課程,昨天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講授「寺務運作與海外弘法」等課程後,舉行結業式,整個儀式在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頒發結業證書中結束。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在十二月三十日晚間說明佛教從印度傳播至中國,再由中國傳至台灣之歷史沿革、興衰歷程,以及台灣佛教僧俗二眾致力於弘揚佛法的過程,期勉大家要了解佛教的歷史。
大師表示,早期印度佛教分裂是因為思想、戒律不同成部派佛教,加上「三武一宗」的滅佛事件起源於出家眾不爭氣、佛教財富太多,使人眼紅。佛教與儒家的不同在於信仰,要想發揚佛教,信仰很重要。
針對大陸佛教寺院後來成為觀光景點,大師提出,佛教需要戒律、寺院需要制度、僧伽需要教育來管理,如此才能發展,並鼓勵身為出家人要親近一兩百位大德學習。
他同時表示,佛教在台灣有現在的盛況,早期慈航法師貢獻很大,喊出「搶救僧寶」口號,以及妙果老和尚創辦中壢圓光佛學院等,其他還有孫張清揚、張少齊、朱鏡宙、李子寬等人都對佛教很有貢獻。
大師並提及他之所以倡導男女平等與人間佛教,因為若不如此,佛教就不能生存、興盛,人從出生取名字到成年、新居落成,直至死亡,都需要佛教;佛陀出生在人間是以人為本。
人間是一半一半的世界,佛一半、魔一半,要以好的一半影響壞的一半,要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佛教不要對立,應該團結合作。
現場的法師們也趁此機會,提出「心無一物、心包太虛是否是佛法大意?」「如何做一個知客?」「如何照顧上了年紀的出家眾?」「如何讓父母成全孩子出家」「『法』與人如何平衡?」等問題請大師開示。
來自台東的鹿野苑住持傳妙法師與台南關廟檀林精舍住持旻慧法師皆歡喜表示,這次參加講習會受益良多,感謝佛光山舉辦,尤其聽了慧昭法師的「人間生活禪」課程,感到非常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