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品德,追根究柢還是要從家庭教育開始,不能把責任全部推給教育體制。我深知自己怎麼做、孩子怎麼看的道理。
You are what you say.
「品」就好比三張嘴,如果同時讓三個人都誇讚你,才代表你真的是一個人品好的人。
在女兒開始寫一本本戀愛劇本時,我便不時叮嚀她,選擇男友一定要先看「人品」。
女兒的男友是個印度人。在兩人初交往時,有一次我便把「人品」兩個字寫給女兒的男友看,告訴他中國字是很有趣的,「人」就像兩隻腳,代表要站得穩。但接下來的「品」,就讓他充滿疑惑。
他問女兒,三個「盒子」排在一起是什麼意思?「三個人就有三張嘴,如果同時讓三個人都誇讚,才代表你真的是一個很棒的人!」我用另一種思維來解釋。
我相信,一個人的人品決定了他如何對待自己和另一半,甚至日後自己的孩子。所以,人品好絕對是好姻緣的基礎。有一次我去爬「品田山」,從來未曾把山上的一石一木帶下山的我,破例在山上撿了幾顆小石頭回來。因為其中一顆小石頭酷似觀音菩薩,我決定把它帶下山,放在精緻的木盒裡,送給聖嚴法師。
我告訴師父,因為這座名為「品田」的山,讓我很有感觸,好像是一座要我去品嘗「人品」的山。唯有經過艱難的攀登品田斷崖,才能到達人品中的最高境界。這對修行中的人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正巧又遇見山中有佛性的石頭,不禁讓我覺得也許是佛祖冥冥之中的安排,讓我在山中也能修佛悟道。
不論是居家教育或學校教育,我都相當重視孩子們的人品養成。孩子還小時,總是擔心他們會變壞,於是我盡量讓他們在「相對單純」的環境中成長。但是也不能過度保護,免得孩子失去對環境的免疫力。沒有免疫力的孩子,就像一株玻璃屋中的小草,或是無菌室中的小孩,只要脫離這個環境就無法成長。
好習慣才能培養好人品,從小就要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即使孩子未來發展的好壞並不能歸咎於父母,但他們的思想與個性,卻和家庭教育有著絕對的關聯。如果因為孩子小,就允許他們不收拾、幫忙家務,就別抱怨他們長大後不主動幫忙做事。如果從不要求孩子對長輩恭敬,就別責備他們對長輩說話沒分寸。
「You are what you say.」,孩子就像一面鏡子,他們所呈現出來的樣貌,絕大部分是身為父母的我們所賦予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