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明天建國百年,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日前出席活動時,提到他到南京登上中山陵,看到國父孫中山的「建國大綱」,其中第十一條「土地因政治改良,社會進步而增價者,利益當為全民共享」,讓他感觸很深,建國百年來,誰主政都沒有做到「漲價歸公」,希望政府將來能將企業分類,鼓勵用心打拚的企業,不要只會炒作土地的企業。
考試院在建國百年立國父銅像,因是院長關中認為,國父的「五權憲法」中考試權為全球唯一,試院缺國父銅像說不過去;並在銅像基座鑲上「天下為公」,與大門口「選賢與能」牌匾呼應。
建國即將百年,國父最近很紅,但郭董、關中提到國父的兩「公」思想,應該是人民對建國百年最大的期許吧!
先說漲價歸公,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社會中的某些部門,創造超額的利潤時,政府想辦法透過行政手段,讓經濟果實能平均分配到所有人,至少要能拿有餘補不足者,也就是幫助窮苦貧乏的人,具體來說,就是賦稅公平,以最近最熱門的公共政策如二代健保費率來說,就是多收入者多繳費,拿有餘者補不足者的缺憾。
其他像能源稅、軍教課稅的落實,土地稅賦的改革等,該落實的就應落實,不能再讓少數利益團體,坐享不當利益,政府須制定制度,讓該繳的錢,一毛都不能跑掉。
另外,像日前被立委踢爆的救國團,以公益團體之名,以超低租金承租土地,以不當優勢得利和其他企業競爭,然而,龐大的收益上那去了?正當得利都應漲價歸公了,類似的不當得利,更不該存在。
特別是民怨之首的高房價,及土地被少數財團把持而愈炒愈高的問題,政府應積極介入,揪出不肖份子,並以稅捐或限制交易等手段,抑制流動資本不斷湧入房地產。
抑制土地炒作才能將資本引導到更有建設性與生產性的投資上,也就是郭董所說的認真努力打拚的企業,拿房地產或土地當景氣火車頭,只是讓少數人獲利,衝高經濟成長的數字,卻讓多數人承擔惡果,根本不符國父的漲價歸公、節制資本的精神。
如果承認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是立國基礎,那主政者就不能回避國父的建國規畫,那是中華民國治國的根本,也是經濟發展的最高指導原則,也別忘了,三民主義就是一種社會主義,而不是新自由主義或資本主義。
至於天下為公,則是每一個政治人物與文官的職業倫理,上至總統,下至基層文官,都要有不要怕得罪權貴與利益團體的心態,任何施政都該從弱勢與百姓的最大利益思考,創造最有利全民的公共政策,不能只考慮少數財團的利益。
例如,近一年來政府與環保團體爭論不斷的六輕擴廠、中科四期與國光石化問題,政府就有讓人質疑之處。
盼望建國百年,不是只有焰火秀或誇富的活動,正如郭董呼籲的「政府把建國大綱第十一條拿出來省思一下」,在施政中落實「漲價歸公」、「天下為公」兩大核心價值,以造福全民。
程軻(新北市/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