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肺癌,常讓醫師無奈。
五十一歲的果農在台東山上種水果,是老菸槍。屢次勸他戒菸,似乎造成他內心負擔。三年來都困擾於血中癌指標(CEA)居高不下。他每年做胃、大腸鏡檢查、胸部X光電腦斷層掃描、全身超音波檢查,每半年平面胸部X光照影,均無異樣。
最後一次來診,胸部X光片,突然迸出肺內漫天的小粒腫塊。患者問:「為什麼查了這麼久,卻沒有幫我看出來!」醫師充滿無奈。
六十七歲的莊稼漢身體結實,不抽菸也不嚼檳榔,長期在門診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與B型肝炎,每年定期健檢。胸部X光報告正常。這次體檢時,他說二個月來體重減輕二公斤。內視鏡與超音波檢查結果都正常,只剩胸部X光片未看。
因患者急著回家照料孫子,言明下次再看結果。下次門診時,醫師調出片子,一看傻眼,出現右上肺門腫塊與右側肋腔積水。
家屬說,半個月前因咳血送到某醫學中心,說是肺癌,已動刀切除。醫師脫口而出:不行啦!這樣的狀況不能開刀,否則活不過二個月。醫師深覺懊惱,非常自責:三個月前來診時,如果把片子調出來看,不就可以預先提出警告?還可建議患者做標靶治療或化療。
七十八歲的老糖尿病患者上次來診,一切順利;檢查報告都在正常範圍。醫師問上個月為何沒回診,回答是:二個月前呼吸困難,上某大醫院檢查發現肺癌;手術切除後,尚未復原,所以沒來。
醫師翻開六個月前的病歷,胸部X光報告沒有醫師繪的胸腔X光簡圖,表示醫師看診重點擺在三高、消化性潰瘍與貧血;胸部因患者無症狀,醫師也就不以為意。趕緊調片出來看:右上肺較靠近胸縱隔處,有部分肺葉塌陷。醫師趕緊在病歷上補繪胸部X光簡圖,並記下感言。
醫師每診看二十五至三十位患者,費時六至九個小時,因未閱片造成「漏接球」。從此,醫師自我叮嚀,再怎麼忙X光片都得審閱。畢竟放射科的工作人員「日理萬片」,無法將前後片子拿來對比;身體細膩變化,只有門診醫師前後比較,才能瞧出端倪。初期肺癌患者大多沒有自覺症狀,大意不得。(上)
(作者為台南市立醫院老年內科醫師 吳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