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治雄性禿 避孕藥成偏方

張雅雯 |2010.12.23
5100觀看次
字級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雄性禿好發於三十歲後的男性,指的是前額髮線以M字型後退、頭頂則有大面積的O型禿髮,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面臨此困惱。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高達八成患者曾用偏方應對,更有近兩成同時使用三種以上的偏方,醫師提醒,這種自創的「雞尾酒式療法」,不但沒有實證效果,反而拖延治療時機。

一家市調中心在十二月中旬,針對三百一十一名有掉髮問題、年紀在二十至五十五歲的男性,調查他們如何改善掉髮問題。近八成患者使用過偏方,以頭皮按摩、生髮水、薑汁抹頭等外力刺激為首選;有些人自認與睪固酮分泌過旺有關,所以喝四物湯等女性食療法來「中和」;更誇張的是,有人為了解決掉髮,連尿療法、洗髮精內加入粉狀避孕藥、塗明星花露水的方法都嘗試過。

受訪男性使用偏方的理由,是為了求快速、成本較低,因此當一種方法沒起色,就可能再更換其他方法或同時併用多種偏方,近兩成甚至使用超過三種偏方的「雞尾酒療法」,總計每月花費的成本至少兩千元,並不比正規治療藥便宜。

亞東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張英睿表示,坊間流傳的這些偏方,或許剛好對某些人有效果,但均沒有實證性的療效,因為雄性禿的成因,源自體內有一種酵素5α還原←,會使頭皮的睪固酮代謝成二氫睪固酮,這個代謝物使得毛囊萎縮,因此對症下藥的方式,必須用藥抑制此酵素,以減少二氫睪固酮產生。

許多患者對正規治療藥物有排斥,是擔心性功能障礙的副作用,張英睿說明,二氫睪固酮與性功能相關的游離睪固酮不一樣,加上國外的大型研究顯示,用藥與非用藥組,產生性功能障礙沒有顯著差異,因此臨床若有患者產生此問題,多半是心理因素作祟。

張英睿也提醒,如果在掉髮產生的三個月內接受治療,這時還屬於輕度雄性禿,多數能在用藥三個月後停掉髮、半年後開始生髮

;若到了雄性禿晚期才治療,尤其是前額全禿、只剩下後腦杓有頭髮者,這時恐怕就必須先植髮、再搭配藥物維持。

此外,治禿藥物會讓體內的攝護腺特異抗原(PSA)降低,可能干擾日後對攝護腺疾病的判斷,張英睿建議用藥前,應先做一次PSA檢測為基準,之後若因小便不適到泌尿科就診時,主動告知醫師用此藥,讓醫師運用其他診斷方式來輔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