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皇朝祕寶—法門寺地宮與大唐文物特展】鎏金銀薰爐.爐台

向陽公益基金會提供 |2010.12.21
1198觀看次
字級

唐鎏金臥龜蓮花紋五足朵帶銀薰爐,通高29.5、蓋徑25.9、內徑24.8

腹深7公分;重6.048公斤,1987年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

唐鎏金雙鳳紋五足朵帶銀爐台,高21、直徑43公分;重8.97公斤

1987年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

爐底鏨刻:「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八寸銀金花爐一具,並盤及朵帶環子,全共重三百八十兩,匠臣陳景夫,判官高品臣吳弘慤,使臣能順。」

外鏨文:「三字型大小。」蓋內沿鏨文:「一字型大小。」 

這件薰爐及銀爐台原置於法門寺地宮後室,是唐懿宗御供之物。全器由爐蓋、爐身、爐台合組而成,形制宏大,做工精湛,構思巧妙,呈現了當時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準。爐蓋呈圓弧形,其上有蓮蒂形鈕,蓮瓣之間鑿空,以使薰香四溢。爐身直口,深腹平底,可以容納極具分量的香料。器腹外壁鉚接五隻澆鑄成型的獸足。獸足之間,另以銷釘套接花結形鏤空帶環。銀爐爐台平底、斜壁,呈五花瓣口,底盤中心鏨刻有一對口銜瑞草、迴旋飛舞的鳳鳥。外壁同樣以鉚釘接五隻翹足獸腳,並以銷釘套接花結形鏤空帶環。出土時,銀爐置於爐台之上,其內並置有香匙,可以知道這是一組外型璀璨富麗且具實用性質的供佛香具。  

香爐不僅在工藝上運用鏨刻、鈑金、鎏金、鉚接技法,極有可觀之處,爐身底部另有「咸通十年文思院造八寸銀金花香爐一具,並盤及朵帶鐶子,全共重三百八十兩,匠臣陳景夫,判官高品臣吳弘←,使臣能順」刻銘,更清楚表明它的製作年代和產地來源,實在是件不可多得的宮廷重器。

展期:即日起至明年元月九日

展地: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