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西藏‧最接近天空的寶藏特展】釋迦牟尼立像

文與圖/高雄科工館提供 |2010.12.20
792觀看次
字級

這尊釋迦牟尼佛其圓臉、長耳、額頭中央一點白毫,表情祥和。身著通肩式袈裟,立於單個蓮座上,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抓袈裟一頭,兩足站在蓮花座上,重心微在左腿上,姿勢優雅。造形精準,比例修長。

從台座正面下緣的Proto-Sarada體梵文題記,內容提到克什米爾Durlabha王(625-637年在位),可斷定此尊為西元七世紀前半克什米爾所製作。在薄袈裟內透出身軀,並以平行弧線表現衣紋,源自四至六世紀印度笈多(Gupta)美學;這樣的美學在克什米爾、尼泊爾、中亞等地都被繼承,並發展出各自的區域風格。

梵文題記上方還另有則藏文題記,提到此件為「皇室僧侶Pa na ga ra dza」的收藏。據考此僧侶即是藏西古格法王意希峨(Ye shes'od)的兒子。可知此尊像於後弘期初即從克什米爾被請到藏西。因此,這不僅是一件藝術上的宏偉巨作,同時也是後弘期古格王朝向克什米爾求法的歷史見證。而克什米爾風格,也成了西藏藝術,特別是藏西的一個重要風格來源。

銅造鍍金 縱高94.0公分 

台座18公分 620-630年

布達拉宮收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