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獨居長者的義工,不只要長期還得專業。」這句話從楊玉美身上就能看出。
在華山基金會三峽天使工作站擔任義工的楊玉美,已服務滿五年,在六十名個案裡,她認識超過五十五位。不只服務受到長輩的肯定,還曾有過不少驚險的服務歷程,所以她曾經向長官建議:「在三峽當義工,意外險應該要保高一點。」
楊玉美說,三峽山多,獨居長輩居住的環境常過於偏僻,路陡坡斜,不僅需要高馬力的車型才能上去,還得特別謹慎,「有次我們訪視結束,正要倒車下山,角度沒抓好,後輪部分懸空,差點摔落山谷。」楊玉美說的驚險。
扮嚴母 小女孩變懂事
玉美探訪長輩,還快成為他們的一分子了!有位阿嬤領養三名子女,兩個女兒的先生,一位過世、一位待業,生活堪慮,養子則肝癌去世,媳婦自殺,剩下小孫女由阿嬤撫養,每月靠低收補助約一萬元過活。
小孫女無人管教,又因青春期的叛逆導致未婚生子,成了十六歲的小媽媽,她一直怨恨阿嬤和造訪的義工阿姨。
面對小孫女的不友善,楊玉美既心痛又生氣,決定扮起嚴母的角色曉以大義,不只讓女孩明白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還會為她做最愛吃的水餃,現在小孫女會主動叮嚀阿嬤「天冷了,要多穿衣服喔。」
很幽默 精障者敞心胸
其實玉美身體不算好,五年前動過一次手術,在上一任站長離職時,就有辭去義工的念頭,不料爺爺、奶奶當著她的面流淚,問她:「妳走了,我們怎麼辦?」他們已不是最初把義工當詐騙集團的長輩,而是知道義工要來,一早就敞開大門,等著迎接玉美的「親人」;因為他們的眼淚,玉美留下來了。
玉美與長輩熟識後,曾有兩周沒去探望,對方清晨六點就急電來催,說想聽她的聲音、看她的人;睡夢中被吵醒,她不生氣,反而笑答:「小姐,妳是『年輕人』,不需要睡覺,可是我『老人家』需要啊!」有長輩去工作站,她則說:「『少年仔』!你來啦?」逗得長輩樂開懷,連患有精神疾病的長輩都對她敞開心胸。
志願服務最大的好處,楊玉美也不例外的獲得了,她說:「當義工讓人快樂,也許照片上看起來年紀大,但我本人很年輕、很有活力喔!」玉美還說,現在的服務是為自己的未來而做,如果自己未來成為獨居老人,也受到服務時,不希望對社會感到虧欠,所以她拚命的做,要換來年老時更多的心安理得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