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轉為真人》淒美愛情故事 人偶合演春琴

郭士榛 |2010.12.17
114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兩廳院年底壓軸節目,由「全英最佳肢體劇場」合拍劇團,與日本世田谷公共劇場共同製作《春琴》,今天起至十九日在國家戲劇院登場。

此劇曾榮獲日本讀賣戲劇獎及最佳導演獎,以電影《惡人》,獲蒙特婁影展影后的深津繪里將親自操偶,並主演長大後的春琴,她操偶時的聲音、表情,堪稱是最佳詮釋典範。

《春琴》取材自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家谷崎潤一郎經典作《春琴抄》及《陰翳禮贊》。故事敘述一段淒美、曲折,關於主僕之間的愛情故事。

三弦琴老師「春琴」,九歲眼疾失明,「佐助」是她引路的僕人,佐助為了感受與春琴相同的世界,竟刺瞎自己的雙眼,展現美麗與病態似的愛。

導演賽門‧麥克伯尼表示,用偶演春琴幼年,是因為需要讓觀眾從她小時候一路跟到大,不過「巡迴中帶個小孩很困難,也很貴。」於是想到用偶,但是更深沉的原因是谷崎潤一郎原著中對於春琴角色的探索,一開始很疏離,隨著故事進行,反而愈來愈接近她。導演說:「對我來說,使用木偶,一點一點地從木頭、布料到變形成有血有肉,似乎是一種模擬原作的方法。」

春琴一角將由深津繪里親自操偶,飾演春琴一角,下半段偶轉變成真人的演出,神祕又驚心。深津繪里在劇中以俐落的操偶技巧、聲音來詮釋這個脾氣古怪的春琴,相當貼切,賽門說,合拍劇團有一定訓練演員的方式,即使是深津也不例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