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警覺合作 減少校園霸凌

神無月 |2010.12.14
819觀看次
字級

接連爆發嚴重的校園霸凌事件,教育部有意制定「校園反霸凌法」來預防輔導,必要時要強制將施暴者與被欺負者隔離。

看起來好像很好,但如果真的施行,恐怕情況會更嚴重。校園霸凌的原因很多,但大體來說,不外乎施暴者在青春期的某個時間點,因某件事而產生挫折情緒,由於不知如何排解,而在同儕群體找好欺負的對象,發洩在對方身上,心理學者說這叫做挫折攻擊假說。

至於為什麼有一堆同學會跟著欺負,那是人類的從眾心理作祟,因為有人不跟著欺負,自己明天就會成為被欺負者,因而助紂為虐。

隔離霸凌者與被凌者效果有限,因為誰都可能施暴與被施暴,而且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輕微而不斷的霸凌,很難完全杜絕,只能設法防止惡行重大的事件。

所以,想要制定專法杜絕校園霸凌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只能建立解決霸凌的處理模式,讓孩子知道,大人很認真要處理,而真能避免孩子霸凌的方法,是校長、老師等教育單位的人員要有警覺,霸凌者與被凌者的家長團結,不逃避問題、不推卸責任、不互相指責,就事論事地解決問題,例如找出帶頭者,接受輔導老師或心理醫輔導,找出根本原因化解,並輔導被霸凌的孩子。

其次,大人多半認為,施暴者是壞學生,被欺負的是好孩子,可是,在孩子的世界裡可能正好相反,施暴者是在主持某種正義,被施暴者則是因某些原因成為壞蛋,要被教訓,除非大人能合作找出問題並解決,否則,隔離或轉學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但是,大人願意為了孩子而合作嗎?校長和老師願意在事發時就找家長來溝通,並尋找解決辦法,而非搓湯圓嗎?被凌者的家長願意和霸凌者家長,好好的坐下來談,並且一起面對嗎?

大概很難,人都有私心,都想保護自己與孩子,如果指責對方或者推卸責任,就可免除自己被追究,誰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且省時省力的方法,而不是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而,大人若真的想解決校園霸凌,需要協助兩者化解心結,懲罰或隔離只是更添處理的複雜。

此外,要減少校園霸凌,應增加學校社工與輔導老師,未來並要求所有老師和校長,必須擁有心理諮商第二專長,唯有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孩子想法,才能在第一時間找出問題解決,而不是發生霸凌後才善後。

神無月(台北市/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