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健保上周在立法院闖關失敗,傳出計算標準將由家戶總所得改回個人所得,吳揆昨天表示,只是選項之一。
我支持二代健保的改革理念,只是質疑一些不理想的設計,像不設法計算資本利得,卻還多了無業成年人的虛擬所得等,但家戶總所得計價收費是正確方向,怎可因制度設計的部分環節引發輿論、立委反對或責難聲,就全盤推倒,甚至走回頭路?
公共政策的辯論和推動,本來就有幾近革命的性質,一定有部分民眾會受到委屈和傷害,但從社會保險的角度來看,受到委屈和傷害的不能也不應是弱勢,因為社會保險的概念本來就是劫富濟貧,例如北歐推動社會保險,所得稅率以百分之五十起跳,會賺錢的人繳比較多稅,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二代健保的家戶總收入計價是正確方向,盼望政府能堅持,只要在執行細節研擬更精準的保費計算標準,不傷害貧窮弱勢即可,千萬不要因噎廢食,廢掉了原本立意良善的精神與規畫,走回注定不可能有未來的一代健保老路。
流風(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