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測驗結果昨天公布,台灣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排名都下降,計畫主持人洪碧霞表示,台灣降幅不大,但他國對PISA積極度提高是下降主因。
PISA評量自二○○○年開始,每三年調查一次,以滿十五歲學生為調查對象,評量分為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三個領域,每次以一個領域為主,另兩個領域為輔。二○○九年的PISA調查共有六十五國和地區參加,也是台灣第二次參加調查,樣本包括一百五十八所學校(含國中、五專和高中職),共五千八百三十一名學生參與。
測驗結果顯示,閱讀素養部分,台灣學生平均成績國際排名,從二○○六年的第十六名滑落至二○○九年的第二十三名,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二名的南韓、第四名的香港、第五名的新加坡、第八名的日本,成績只比去年微降一分,仍高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值兩分。
數學素養部分,台灣學生平均成績國際排名,從二○○六年的第一名滑落至二○○九年的第五名,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二名的新加坡、第三名的香港和第四名的南韓,成績比去年下降六分,平均分數仍優於OECD國家平均值。
科學素養部分,台灣學生平均成績國際排名,從二○○六年的第四名滑落至二○○九年的第十二名,成績比去年下降十二分,雖然平均分數仍優於OECD國家平均值,但在亞洲區,輸給第一名的上海、第三名的香港、第四名的新加坡、第五名的日本和第六名的南韓。
計畫主持人台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教授洪碧霞表示,台灣學生的平均分數降幅不大,之所以排名退步,是因為其他國家對PISA的積極度與重視度提高,台灣沒有特別重視PISA,只以平常心應考。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說,台灣學生在PISA的成績仍屬前段班,由於PISA施測成績都在三至四月,和國中基測時間很接近,施測學生大部分是國三生,因此可能將心力放在基測,雖然不能說和測驗成績絕對相關,但他認為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