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長進行淨儀儀式,讓學生體會父母與師長的用心。圖/南華大學提供
【人間社記者劉家均大林報導】嘉義縣南華大學日前舉辦成年禮系列活動,計有一千三百位學生出席,其中包含視障、聽障等十位身障生,在師長與家長見證下,邁入人生新階段。孩子經過心靈洗禮,家長相當感動,尤其對身障生家長而言,更具有深遠意義。
佛光山住持心培和尚也蒞臨現場,祝福學子邁入成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陳順章及夫人、溫三郎、游次郎、普門高中校長蕭金榮、嘉義縣政府教育處副處長張翠瑤及大林鎮長黃貞瑜等貴賓也共襄盛舉。
學校傳統
新生通識必修
南華大學每年舉辦的成年禮,不僅是該校重要的傳統典禮,更是大一新生通識必修課程。
為期兩天的成年禮系列活動,除依循古禮,更配合課程,並結合教育部推動的品德教育,讓學生透過一系列的心靈洗禮,逐漸從稚嫩的青少年,蛻變為負責、有自覺心的成年人。
校長陳淼勝表示,該校以發揚古代書院、重建人文精神,結合傳統風貌及現代知識管理體系,發展為具競爭力的大學,並以豐厚的人文色彩,展現獨特性。尤其注重人格健全發展及品德教育,推崇身教重於言教。
因此,每年皆以古禮,為大一新生舉行成年禮儀式,以活動參與及機會教育紮實於日常生活學習,啟發學生正向發展,此儀式在各大學中獨樹一幟。
而「成年」的定義,並不是指年齡的累積,而是在心理、心智上,能夠自我省悟,凡事肯擔當、知奉獻,懂得隨時給人歡喜,給人良好的榜樣,就是自我成熟。因此,期望學子經過洗禮後,具備自我獨立的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並且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
師生座談
以自覺心成長
今年的成年禮系列活動,以「自覺心成長」座談會開啟序幕,透過師生座談,促進心靈交流,以增進良好互動。且首次以祈願卡方式,由受禮者寫下對未來的期許與願望,再藉由「向天祈福」儀式,將希望與夢想上達天聽,以鼓勵學子朝目標邁進。
為讓受禮者接近大自然,系列活動安排校園踏青,並在院長、導師帶領下,從田徑場出發,經櫻花大道,沿著竹林、幽徑、橘園、小溪,環繞南華校地健行,除了讓學生更認識校園,也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
南華亦邀請佛光山宗委慧寬法師以「我的未來不是夢」專題演講,啟發學子心靈,讓受禮者懂得如何認識自己、肯定自己、超越自己、活出自己,並從品德、學業、父母及交友各層面蛻變成長。
依循周禮
淨儀感念師恩
莊重的成年禮儀式依循周禮。首先進行「淨儀」儀式,由教務長蔡加春及各院院長分別瓢水給每位受禮者飲用淨儀,藉此讓受禮者體會父母撫育以及師長教養的恩澤。
在南華雅樂團演奏及佾舞演出下,更顯出古禮的莊嚴,今年也邀請惠中寺敦煌舞團帶來精采的飛天祈福表演,象徵天女蒞臨見證學子的成年禮。
成年禮儀式中的「始加禮」,則由家長為學生披授白色絲巾,白絲巾代表純潔與天真,亦象徵成長、脫離童稚;接著行「再加禮」、「三加禮」,由校長陳淼勝與賓客為受禮者披戴黃巾及贈送小禮物,黃巾代表佛家的顏色,亦有行事負責、態度光明磊落之意,希望受禮者以慈悲為懷的心情出發,奉獻社稷,並具備服務社會的精神,同時也希望成年後有所成就。小禮物則代表長輩對於受禮者的祝福,盼受禮者未來之路平順。
當家長為子女完成始加禮掛巾儀式時,學生也在司儀引導下,向父母親說出成年誓言,並擁抱他們。親子感性互動,當下化為喜悅的淚水。
成年禮儀式不只是個象徵,更蘊含自我肯定、承擔責任、心智成長及感恩回饋之意,盼啟發學子正向發展,邁入人生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