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中壢訊】「我家門前有森林」,桃園縣中壢市民黃俊榮十五年前栽種五千多棵肉桂樟樹,原作為行道樹,卻因故取消,目前樟樹高約十公尺,成為一片小森林,如果再「銷不出去」,只好忍痛砍除。
黃俊榮表示,十五年前,他從大陸廣西引進五千多棵肉桂樟樹,當時樹苗約六十公分,就種植在他家門前一千五百坪的農地上,當年有包商向他接洽,希望將這批樟樹,移植到高鐵橋下快速道路兩側人行道。
雖然肉桂樟樹(俗稱香樟或芳樟)的枝幹、樹葉在太陽照射下,會釋放出淡淡的肉桂與樟腦味,有蚊蟲效果,且不落葉,四季都很青綠,但因高鐵工程師認為,在高鐵兩側種樟樹恐將妨礙行車視線,移植計畫因此叫停,這些樟樹統統「銷不出去」。
黃俊榮看著這些肉桂樟樹一天天長大,到現在已長到高約十公尺,農地轉眼變成森林,甚至成為景觀地標。
黃俊榮指出,附近大樓住戶遠眺,發現他們住家不遠處,居然有一片小森林,感到非常新奇,不少人特地前來觀賞。
「還好種植的農地是自己的土地,否則這一片森林,還不知如何處理」,黃俊榮表示,他不希望以後小森林變大森林,農地變成林地,所以希望能盡快把這些林木銷出去。
為了盡速讓這些肉桂樟樹有「圓滿」的歸宿,黃俊榮向各方「推薦」,目前只有開南大學移植了一百棵,移植後的狀況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