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欲蓋新建築 師生抗議破壞景觀 東京、哈佛大學注重與校園原貌協調 可資借鏡
台大教授、學生批評「校門口有怪獸」,反對在校門口興建九層樓的人文大樓。所謂「怪獸」是即將興建人文大樓,因體積龐大,有二十幾道厚高的剪力牆,像「水泥墳場」,破壞景觀。

平實而論,台大校門低矮,進校門即見九層高的大樓,的確頗突兀,而且有壓迫感,不是理想設計。
筆者到日本旅遊時,曾參觀東京大學,一進校門,讀小學的女兒即說:「咦,好像台大喔。」我解釋,應是台大像東大,台大校園當年是以東大為藍圖設計興建。
東大歷史悠久,但一直維持古樸原貌,走進校門兩旁是低矮的文學院與法學院建築,斑駁滄桑卻不失歷史韻味,而且整修良好,並非不堪使用的舊建築。東大充滿人文氣息,沒有現代化高樓,仍然是培養現代化人才的一流學府。
反觀台大,大樓一棟比一棟高,甚至還有十四層高,校園綠地本來就少,學生很愛的「飛機草皮」也被工地圍籬圍住;報載,有海外返國校友反映,台大「整型」太嚴重,失去昔日的質樸美好。
筆者輔大畢業,從前校園寬敞,綠地很多,如今也如台大興建一棟棟高樓,綠地都變成建築,走進校園感覺空間局促,彷彿空氣也停止流動了。
多年前,台北市老松國小還是「世界最大的小學」時,美學大師蔣勳曾批評,過度狹隘的校園,沒有「散步的空間」,將無法讓學生有「思考的空間」,無法培養思想家與科學家。
學校不是不能興建新大樓,但須與原有校園「和諧並存」,如古樸建築旁不應興建玻璃帷幕牆大樓等。
英國古建築很多,政府規定新建築須與舊建築外觀、顏色協調一致,避免突兀感;美國哈佛大學「哈佛園」外圍的建物,也不能隨意改建、更動,其他新建物也須做到與環境和諧。
看看東京大學、哈佛大學,想想台大的「怪獸」,校方應要有更深思熟慮的作法,別成為環境和諧的負面教材。
楊建明(北縣新莊/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