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座落於中華路與長沙街口的萬華四○六號廣場,是日據時代台灣最大的日本佛寺「西本願寺」的遺址。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策畫「氣象萬千Art Supply」特展,展出機器人、氣球鳥、繽紛彩繪等七組公共藝術,讓此一閒置許久的廣場成為「都市樂島」。
「氣象萬千Art Supply」特展邀請七組藝術家以「藝術介入公共空間」的概念,將四○六廣場轉化為充滿藝術美感的空間,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曾在五月天演場會上,出現過的變形金鋼「變形DNA」。
這座六層樓高的巨大金剛,象徵著夢想的偉大力量,一旁則有個身體支離破碎、零件散落一地的黑色機器人殘骸,意味著阻礙夢想實現的最大敵人就是自己,唯有打敗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拾參樂團的藝術塗鴉藝術「吃胖的人」,則將殘破鐘樓的圍籬變裝成歡樂嘉年華會,鐘樓內也以彩色氣球,取代用來祈福許願的大鳴鐘,象徵希望。王振瑋的「森之漾」作品,以漂流木為材料,結合手工彩繪、空間裝置手法,就地建構「化石森林」景觀。
徐揚聰的壓克力燈罩藝術「意外的風景—四○
六號廣場幻想曲」、葉怡利設計大型充氣鳥裝置「卡卡‧花」、陳奕彰的玻璃鋼花瓣椅「彩花朵朵開」、顏寧志的塗鴉創作「沒有身體的器官」,也吸引不少民眾合影留念。
「氣象萬千Art Supply」藝術展將展至明年二月底,假日將規畫創意市集、小型音樂表演、手繪創作活動,打造一個社區居民生活休閒、創意交誼的文化新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