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山5塔碑 窺明代高僧風采

觀珣 |2010.11.19
91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大陸江蘇省南京棲霞山風景名勝區,發現棲霞山定照庵記碑及素庵、影齋等法師的塔銘,這五塊古碑再現明代高僧傳奇風采,豐富了棲霞山的人文歷史資料,對考證棲霞山的佛教源流,有重要研究價值。

自南朝開始,棲霞山即為佛教名山,建有千佛岩石窟,之後歷代都有增建。除千佛岩,棲霞山上曾鑿建不少佛龕。

此次發現的這五塊古碑,其中《定照庵記》、《大明賜紫素庵節法師塔銘》、《棲霞影齋珠法師塔銘》的主要文字內容都保存完好,而《大明賜紫一心敬和尚塔銘》則有大半文字無法辨識。

高僧圓寂後建塔紀念,塔身有塔銘記錄其生平及功德。根據古碑文記載,明代高僧素庵,北遊五台,南禮普陀,之後到南京棲霞寺講經十年,弟子雲集,建觀音庵,後改名為定照庵。十六世紀末,素庵法師圓寂,其弟子如敬為其建塔。

據《大明賜紫素庵節法師塔銘》記載,素庵法師講經說法,當時的皇太后曾賜金縷袈裟;受明代史學巨擘王世貞禮請到太倉淮雲寺宣講《法華經》。

《棲霞影齋珠法師塔銘》的碑文保存較好;影齋為素庵法師的弟子,曾向師父請示教外別傳之旨,素庵法師鼓勵他前往少林寺,向當時欽命少林寺住持幻休和尚求學。幻休欣賞其才學,欲留其接掌少林,但應素庵法師召喚,回到棲霞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